原標題:“大省省長”兩個多小時的脫稿答問

“我在生態環境部和河北省工作期間,結識了很多新聞界的朋友,大家對我的工作給予了很多幫助。到山東工作後,我也一直希望認識更多記者朋友。”

7月22日上午10時,記者見面會會場,前一日剛當選山東省長的李幹傑與參會記者一一握手,他希望藉此與來自多家媒體的記者當面交流、溝通。在開場白環節,他以交朋友的方式“暖場”。

今年4月,他從生態環境部調往山東工作,7月21日閉幕的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選舉其爲山東省省長。

李幹傑到任山東這一百多天裏,山東陸續發生了惡意冒名頂替、美麗鄉村建設爭議等輿情事件,這些都成了李幹傑在記者見面會上談到的話題。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裏,他脫稿回答了包括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內的十家媒體記者的提問。

澎湃新聞在見面會上注意到,見面會準備得很周到,向記者提供了李幹傑在省人代會上作的《工作報告》和當選省長後作的《表態講話》,以備查閱。另外,來自山東省衛健委、省國資委等省直部門的“一把手”也參加了這次見面會,他們將收集未提問的記者準備的問題,會後以書面形式答覆。

省政府“掌門人”剛上任就召開記者見面會,無論是在山東,還是在全國其他省份,這都不多見。更多地通過記者見面會或新聞發佈會回應社會關切,將是山東政界的一場“新風”。

頻提“高質量發展”

在記者見面會上,李幹傑提到最多的內容是“高質量發展”。

“我們犧牲一點速度,追求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遠比眼前的增速高一點、低一點,財政收入多一點、少一點,面子好一點、差一點,更有決定性意義。”在回答澎湃新聞關於經濟增速的問題時,李幹傑這樣說。

雖然到任山東僅有一百多天,但是李幹傑對山東經濟的“家底”已經摸得門兒清。

“今年上半年,尤其是第二季度,山東經濟確實呈現出回升向好、好於預期的良好態勢,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地方財政收入等主要指標,都好於全國平均水平。”這位清華大學本碩連讀的“學霸”,可以輕鬆地向在場記者脫稿說出這些經濟指標的增降幅。

當然,李幹傑也清醒地看到了山東經濟的不足,這些也都來自於數據。

他說,山東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還不夠穩固,比如,就業方面,城鎮新增就業同比下降20.6%,城鎮調查失業率達到5.8%,保居民就業的壓力不斷加大;消費方面,旅遊收入、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大幅下降,反映出消費回暖的基礎比較脆弱;投資方面,上半年製造業投資、民間投資同比分別下降5.6%、0.4%,整個投資結構還需要進一步優化;進出口方面,受外部環境影響,月度間起伏波動加大,不確定性在增加。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都一一採取措施,做到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假以時日,我們一定在高質量發展上趟出一條路子來。”李幹傑對山東高質量發展充滿信心。

負面輿情是促進

有媒體記者向李幹傑提到了如何對待山東近期遇到的一些負面輿情,李幹傑直言“這個問題很尖銳,同時也很善意”,並藉此闡述了自己的輿情觀。

他提到了五點,即正確認識、正視問題、做好工作、公開透明、加強交流。

“不管是正面輿情還是負面輿情,我們理解,都是對山東的關心、關注,都是好事。正面輿情是鼓勵、是鞭策;負面輿情是監督、是促進,有利於我們發現不足、改進工作。當然我們希望這些負面輿情中所指出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實事求是的,而不是查無其事、道聽途說、甚至是完全無中生有的。”李幹傑認爲首先要正確認識輿情。

李幹傑表示,山東改革發展、轉型升級中,出現這樣那樣的情況也在所難免,但是有三種類型的問題,是他完全不能接受和容忍的。即反覆發生的問題,有章不循、弄虛作假的問題,衝擊底線的問題。

他以山東近期出現的惡性冒名頂替問題爲例,稱這個問題“時間再久遠,既往也要咎”。另外,食品藥品質量安全問題,直接涉及到老百姓的身體安全健康的問題,“哪怕是極個別,也絕不能放過”。

“大事瞞不住、小事不用瞞;大事躲不開、小事不用躲。我們幹任何工作,都不能迴避矛盾,把問題擺出來,大家一起想辦法,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這樣才能不斷改進、不斷提高。”李幹傑很清楚輿情傳播的規律。

與媒體坦誠相見

在提到與媒體加強交流時,李幹傑說,“政府部門主抓經濟社會發展,處理好‘做’與‘講’的關係很重要。各級領導幹部既要當好指揮員、戰鬥員,還要當好宣傳員、引導員,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積極主動介紹情況。”

在他看來,做好山東各項工作,離不開媒體記者的關心關注、鼎力支持。

“這次記者見面會效果不錯,大家聚焦山東發展堵點痛點難點,提問題、講建議,我們共同交流探討,對我們工作是很好的促進。對大家的坦誠相見,再次表示感謝!”兩個多小時的見面會接近尾聲,李幹傑意猶未盡。

他說,由於時間有限,有些記者朋友沒有得到提問發言的機會,沒有關係,大家可以把問題留下來,作爲書面提問。大家提出問題,對我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直接有力的支持。對於大家提出的問題,有關部門要認真對待,深入研究後將以書面答覆形式,反饋記者朋友,並以此改進工作。

“接下來,類似今天的這種記者見面或新聞發佈會,我們將會經常組織,有時是省政府領導同志出面,有時是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出面,形成常態化,希望各位記者朋友積極參與。”見面會最後,李幹傑向媒體記者發出邀請。

見面會結束後,李幹傑又走向媒體記者的坐席,和在場記者一一握手告別。他作爲“大省省長”,與媒體記者的“親密互動”或許纔剛剛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