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在足總盃半決賽的表現不理想,但對曼聯來說這只是一個小插曲,明天凌晨,球隊很可能已經回到覬覦已久的聯賽第4(甚至第3)位置。

不能否認複賽後的曼聯有點“太順了”,踢切爾西前球隊只拿到2場平局,剩餘6場全都如願取勝。於是足總盃半決賽遭遇當頭一棒後,纔有了媒體上廣爲討論的“反思”和“討論”——聯賽還剩2場,其中末輪還要與爭四對手萊斯特城直接交鋒,萬里長征只差這一哆嗦,以及考慮到之後的歐聯杯征程,索爾斯克亞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處理,接下來兩輪聯賽需要將不利影響以最大程度的規避掉。

敲打敲打德赫亞?

英語中有個短語:elephant in the room(房間裏的大象),用以形容那些顯而易見,卻一直被忽略的問題——拿它來形容德赫亞再合適不過了。

倒退至少2年,如果說他是這個星球上最出色的門將,很少有人會提出反對意見。而現在……還有人敢提這個嗎?西班牙人本賽季有過幾次失誤,但在足總盃在溫布利的“新作”,着實讓球迷很傷。

如果說吉魯的進球因爲距離太近還“情有可原”的話,那麼面對芒特的遠射,德赫亞的黃油手可以說是徹底殺死了比賽懸念——下半場剛開始,落後2球,他的低級失誤太傷球隊士氣。

當然,這麼說並沒有催索肖放棄德赫亞的意思,畢竟我們都曾見過他巔峯時期那些令人歎爲觀止的撲救。德赫亞需要的是時間和空間,以肅清一下媒體和球迷的聲音;他需要的是競爭和壓力,而這一點,無論租借在外的迪恩-亨德森還是板凳席上的羅梅羅都能提供。

輪換不靠譜,至少在目前不靠譜

在複賽的密集賽程下,這個論點有點殘酷,但事實就是如此,足總盃的輸球以及此前的連勝紀錄都證明了這點。

考慮到足總盃相較於爭四的重要性,這場比賽調整陣容看來完全合情合理,但收穫呢?就是從過程到結果的完敗,儘管索肖將博格巴、格林伍德和馬夏爾換了上來,但……這又不是一場強弱分明的較量,前半段挖下的坑怎麼可能短時間就填上?

必須承認一個事實,曼聯的陣容深度還不支持大規模調整輪換,或者在頻密的賽程下不適合,或者再退一步講,在賽程密集+強強對話的場合裏,不適合。

比如回溯這場比賽,你能看到拉什福德踢得有多彆扭,你能看到球隊的機動性有多差。

當然不管怎麼說,輪也輪換了,接下來兩輪英超,索肖需要把那套給他帶來超長不敗紀錄的陣容再拿出來。

忘掉三中衛

以前的比賽中,幾乎每次曼聯採用三中衛陣型都踢得不理想,甚至會帶來很大阻力——我們在足總盃就看到了這一幕,馬奎爾、巴伊和林德洛夫的組成紅魔防線。

理論上這是合理的,他能夠作用最大化的扛住中鋒吉魯,讓萬-比薩卡和威廉姆斯能夠放手進攻。當然畢竟這也只是“理論上”,實際應用起來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奏效,馬奎爾眼睜睜看着他繞過林德洛夫搶點進球……

三中衛打法對很多球隊都有效,但不得不承認它並不是曼聯的強項。比如萬-比薩卡,這是真正懂得防守藝術的頂級邊衛,他與馬奎爾的搭檔看起來顯得更加穩重。

索肖,是時候迴歸四後衛打法了。

結束對B費的依賴

無可辯駁,這個問題太過棘手。

冬窗加盟的B費甫一登場便給球隊注入了久違的活力,毫不誇張的說假如沒有他,曼聯的進攻遠難達到如今的強勢。當然這也爲所有比賽對手提供了線索,切爾西做出了示範,對B費的精準干擾讓對手瞬間變得無所適從。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通常情況下,葡萄牙人的搭檔是博格巴,是拉什福德、格林伍德和馬夏爾,然而足總盃的輪換讓他的魔力打了折扣,曼聯的攻守節奏開始變得慌亂,B費拿球的機會越多,就越中蘭帕德下懷。

球隊最後兩輪將先後面對西漢姆聯和萊斯特城,如果說鐵錘幫還不足以在根本上影響曼聯打法的話,藍狐再落魄也是有實力掐住紅魔七寸的——羅傑斯向來以出色的戰術部署著稱,如果與他交手曼聯發現自己陷入困境,而B費是唯一解藥的時候,那麼這劑解藥也很有可能在不斷打擊下早早失效。

重新學會早早進球

7月初的3場比賽,曼聯曾先後橫掃布萊頓、伯恩茅斯和阿斯頓維拉——的確,以這三支球隊的實力,的確很難對自己產生威脅,但球隊總能在20分鐘左右便早早控制比賽和取得進球,一定程度上這也反映了索爾斯克亞充分的戰術準備。

在這3場比賽中,曼聯總共打入11粒進球。然而近2場比賽卻說明了一些問題,輸給切爾西之前,曼聯在與水晶宮的比賽也花了整整半場才破門,下半場他們曾有幾次差點丟球,直到比賽臨近結束時才確定了勝局。

無可否認在這個日程緊湊、比賽頻密的複賽階段裏,球員的疲勞感有了漸強的苗頭,然而越是如此,早早進球就越爲關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