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吉他要有樂感嗎?這是一位玩了大半年吉他的朋友,苦於自己彈不好一首曲子,而發出的靈魂級拷問。

學吉他要有樂感嗎?這也是我在學了一年吉他後拷問自己的問題,其實平常本人也喜歡唱歌,跟着歌星們唱的流行歌曲學唱,但當拿起吉他彈時,卻發現,如此地難,總是配合不好,不是唱快了就是唱慢了。

然後轉爲學指彈,拿到一首獨奏曲後,也是同樣,普通的簡單曲子,還能彈個八八九九,一旦碰到有附點,十六分音,休止符,延音線這些東西,就發現,懵了,懵了!怎麼也彈不好了。有時就會問自己,我是不是很差勁,不是學吉他的料吧!

其實,樂感這東西好不好,只是學吉他中的一點,學吉他學不好的的原因,可能就是以下這幾條原因,小編就是因爲不重視下面這幾條,導致曾一度差點放棄,來看看小編總結的對不對:

一:輕視基本功

小編初學吉他時,就是毫無目的彈吉他,想到哪彈到哪,今天看着這首歌好聽,就去想學,明天看到那個人彈得好聽,也想要個譜過來學學,往往是一首也沒彈成。而且因爲沒有老師指導,就根本不知道基本功是什麼?

爲什麼要練基本功。尤其是看到吉他書上講的,那個枯燥的音階練習,練五分鐘就沒有練下去的耐心了,練得心煩氣燥,結果彈了兩三年也感覺沒漲勁。

其實,基本功對於彈好吉他來講,太重要了,因爲它練習的是左右手配合與靈活性,同時也是心與手的配合,心到手到。個人感覺基本功,包括爬格子,左手和絃、轉換技巧、音階練習、音符時值的練習、右手的勾弦、靠弦、掃弦等等,這些都是基本功。

最重要的兩個基本功練習,就是爬格子練手指跨度與按弦方法,防止產生雜音,再就是右手的靠弦練習,這個雖然是古典吉他的練習方法,但它是訓練右手輪撥,提升速度,同時採用的是指根發力,這能保持音色的一致,如果你沒有經過爬格子和輪撥靠弦練習,彈出的音色不飽滿,是飄的,而且音色有輕有重,不一致,這是小編最大的體會。

二:輕視樂理

回想學吉他的幾年經歷,發現第二大毛病就是輕視樂理,小編初學吉他時,只是一門心思的想把喜歡的曲子給彈出來,就是照着六線譜天天練,而很少學樂理知識,結果發現彈子近兩年,水平還是沒有提升,特別苦惱。

於是開始去看書,可是樂理這東西,太枯燥乏味了,有的還很難理解,幾乎每看一次都想放棄,但還是堅持下來了,每次只看一到兩方面的知識,不多看,然後到吉他上給消化掉,這樣一點一點積累,到今年第五年了,很多樂理基本都通透了,對吉他也算通透了,唯一的就是和聲太複雜,看了一段又放棄了,腦殼疼!

總結一下,學吉他,一定要啃樂理,一點點的啃,不要學太多,一點點學和理解,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再把整個知識結合吉他給正反推演,就算通透了。

三:不用節拍器

剛開始學吉他時,看到很多教學視頻上用節拍器,當時還嫌麻煩,覺得沒什麼意思?直到學指彈時,才發現當初不用節拍器來練習,的確是一個不可彌補的錯誤,因爲節拍器能準確的讓你知道時值的長短,讓你對彈出的不同時值音符有一個清晰的把握,防止忽快忽慢,不穩定。

有人說節拍器會造成機械式彈琴,這一點也不可否認,因爲如果太依賴節拍器來彈奏,時間久了,可能離了節拍器會造成節奏亂或彈不好的情景,但如果不用節拍器來訓練自己,那就可能一首曲子一會 快一會慢的感覺。也就是太隨心所欲了。

節拍器的好處,讓你真正體會60拍、75拍、85拍120拍等等不同速度的歌曲,它的八分音四分音還有十六分音的真實速度與時值,如果你只憑感覺彈,那就是最後水平只能原地踏步走。這個小編個人的感覺,所以,節拍器這個輔助工具一定少了。

四:沒有耐心

最後一條,是很多人彈不去的原因。沒有耐心,學吉他真是一個考驗人的耐心的過程。從按弦按不好,到彈出有雜音,從單音到和絃,從彈唱到指彈,如果你沒有耐心,真的沒法學下去,尤其是想把一首喜歡的曲子彈成,不說彈得多好,能流暢的彈完,那就需要上百遍上千遍的練習,有時一首曲子可能一年纔算能彈個差不離,如果不是愛好,如果沒有耐心,真的會讓人沮喪放棄。

吉他彈得好的人,可以說忍耐力都超強,而且耐寂寞的能力也超強,這一點真的深有體會。所以,如果你能把吉他學好,那再幹別的事情,就相對很容易成功,因爲的耐心給“煉”出來了!

彈琴說愛好,邊學邊分享,您的轉發和點贊是我分享的動力,感謝您的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