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經中國的豫、鄂、皖、蘇、魯五省,歷史上多次洪水氾濫,“方數千裏,滔天大水,廬舍禾稼蕩然無遺”,危害百姓。

如何治淮?

歷史上的帝王君主均束手無策,蔣介石也解決不了這一難題。新中國成立後,根治淮河,成爲中國共產黨治國的開局大事。

如何治淮?

毛澤東一語道出了關鍵:“導淮”。

——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淮河進行疏導。

1950年7月20日,毛主席閱看華東防汛總指揮部關於安徽、河南兩省水災情況的報告,下定決心根治淮河,批示如下:

“除目前防救外,須考慮根治辦法,現在開始準備,秋起即組織大規模導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導淮,免去明年水患。請邀集有關人員討論(一)目前防救(二)根本導淮兩問題。”

毛澤東的辦法,不僅僅是“防救”,而是要“根治”,這是一個徹底解決問題之策——不同於歷史上治淮“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懶人做法。

隨後,毛主席還發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各省羣衆拿出“戰天鬥地”的精神,經過幾年努力,終於把淮河這條蒼龍縛住。治水成爲新中國開國與大自然的第一戰,中國人民在中共的領導下大獲全勝。

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治國錄:毛澤東與1949年後的中國》一書,記述了毛澤東卓傑的治國方略和27年治國的壯麗歷程。其中,“治國先治水”是其方略之一。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閱讀該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