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遊古鎮,去江南走一走是不錯的選擇。如果說南方的小鎮像一幅畫,那一定是水墨畫,美得不是色彩,是意境。現在的古鎮隨着旅遊業開發,大都太喧譁了,只有清晨和傍晚,遊客稀少時纔會讓你尋得片刻安寧。相對於其它古鎮,位於浙江德清縣的新市古鎮卻別具一格,這裏和西塘、烏鎮,南潯、周莊、同裏一樣,同是水鄉古鎮,名氣卻遠不及那些古鎮,但其古色古香的風情毫不遜色,因爲人少,別有一番韻味,多了一份不被打擾的安詳和寧靜。

新市鎮的交通是比較方便的,從湖州到德清,乘坐高鐵只要十幾分鍾,下了高鐵,高鐵站旁邊的客運中心有直達新市古鎮的公交車,2塊錢一個人,40分鐘就到了,如果自己開車可以走高速或者鄉間小道,大約半小時的樣子。新市鎮屬於德清管轄的範圍,新市鎮分新舊二個鎮,新鎮比較大,但舊鎮是非常有看點的,電影《林家鋪子》曾在這裏拍攝,新市古鎮本身不收門票,但裏面的小景點,包括文史館、陸仙樓、明清木雕館、劉王廟等等,需要憑門票進入。如果趕上節假日,古鎮也是人滿爲患,河畔的茶樓滿座,上海,杭州的遊客居多,古鎮並不大,半個小時就能走完。若想靜下心來感受這江南水鄉的風土人情,住上一晚才最妙。

新市鎮是比較熱鬧的,甚至超過了德清縣城。德清縣新市,建鎮1700多年,古稱仙潭。據史料記載,新市曾有“三潭九井十八塊,三十六弄七十二橋”,全鎮市區河道如網,水街相依,百年來居民臨河而建,傍橋而市,形成了典型的江南風情。歷史街區主要有西河口、南匯街、南昌街、朱家弄、寺前弄、北平街等,歷史街區內有明、清、民國時期古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這裏的商貿文化可上溯到兩晉,從地域能輻射到日本、南洋,尤其是絲綢貿易,新市古鎮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發源地之一。電影《林家鋪子》、《蠶花姑娘》正是在古鎮取景,細膩地展現了古鎮的水鄉文化和蠶桑文化。

相比於周邊幾個著名古鎮,這裏給人的感覺是一個生活氣息濃郁的小鎮,沒有景點的喧囂和商業氣氛。雖然古鎮商業氛圍不濃,但依然能看到臨街做生意的攤位,臨街的店鋪並不是特意爲遊客而設,在這裏,遊客只是點綴,古鎮的居民依舊是主角。新市的街道並不擁擠,遊客三兩幾,道路兩邊擺滿了桌椅,在晴朗的日子裏曬着太陽喝杯茶,亦或是聽沿屋檐落下的雨聲,都是極爲的享受。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古鎮內的居民過着屬於他們特有的古鎮生人的生活方式。偶爾走過稀稀朗朗的遊客也絲毫不會攪亂他們平靜的生活。在其他古鎮上,聽到的多是普通話,在新市當地方言是主角,當地的居民很友好,隨便問問路就能和你說上一會話,但是對於一個北方人來說很難聽懂,需要非常專注捕捉話裏的關鍵詞,也許他們看出我沒聽懂,不停地重複着,感覺出對遊客的熱情。

一個人走在新市的任何一條老街或古巷裏,就會有一種淡淡美麗哀怨驟然升起,讓人真正嚐到了鄉愁的味道。一座座老房子,白牆黑瓦,破舊的門窗散發濃重的歷史氣息,也有些久未有人打理的房屋,爬滿了爬山虎,但古鎮就是如此,大致保持在一個安靜祥和的狀態,古鎮的歷史一直在延續着,用自己的節奏靜靜地詮釋着歲月的流淌。

每個古鎮都少不了特色的美食,新市古鎮還有它特有的美食,比如梅花糕、茶糕、雪餃等等。新市茶糕採用糯米粉蒸制,中間嵌一團絞碎的豬肉。剛出鍋的茶糕香氣四溢。咬一口,油潤香糯,滋味悠長。最奇特的是,茶糕名字中雖然有“茶”一字,但實際用料卻完全沒有用到茶葉。新市的羊肉比較出名,距今已有1千多年的歷史,羊肉肥而不膩,酥而不爛,再配上一碗麪條,喝上一杯暖暖的黃酒,真是美味無比。

夜幕降臨之時,小鎮的周圍開始慢慢地亮起了燈光,光亮把青磚黛瓦倒映在水中,伴着眼前的鮮花綠葉,一幅美輪美奐的江南水鄉小景渾然天成,多了幾分靜謐。

新市古鎮沒有烏鎮的熱鬧,也沒有西塘的小資,但處處展現着低調和內斂,淡定和從容,完美地滿足了大多數人對於江南水墨丹青的幻想,讓讓遊人享受到古鎮最淳樸的一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