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對於很多未知的事物都保有一絲恐懼,面對一些小動物,如果孩子有過一些不好的經歷,就會給成長中帶來陰影。家長們應該做好對孩子的保護,不要讓孩子一直被恐懼支配。

案例

樓樓的寶寶今年4歲了,小姑娘性格還是蠻靦腆的,別人一逗就害羞的躲在媽媽背後笑,聽話的孩子還是蠻招人稀罕的。

不過有一天樓樓的女兒在電梯裏失控了,新來的鄰居家養了兩隻大狗,在出門的時候媽媽帶着樓樓乘坐電梯,遇見了新鄰居樓樓讓女兒打個招呼。

沒想到樓樓的女兒看見兩隻大狗就開始嚎啕大哭起來,而兩隻狗聽見孩子哭聲也開始大叫起來,這下可好樓樓的女兒也在電梯裏跟着尖叫。

鄰居不知所措,樓樓也不知道孩子爲什麼這麼怕狗,連忙把女兒抱起,向鄰居道歉,鄰居也是非常愧疚連連向樓樓說嚇到孩子了。

自那以後樓樓發現孩子只要在路上看見了狗,不管多大就開始繞着走,而一旦和狗的距離接近,女兒就開始哭泣尖叫起來。

有些孩子對動物會有恐懼

孩子對貓狗的害怕其實並不罕見,有很多家庭的父母都表示孩子從小就是很害怕動物,其實這往往是因爲孩子經歷了什麼讓他害怕的事情,家長們應該找到讓孩子抓狂的原因。

成年人知道有些寵物往往不會造成傷害,可是小朋友卻很抓狂,有些體格龐大的狗對於孩子來說還是很可怕的,小朋友第一次見到龐大的動物,很容易與怪獸進行聯想。

並且有的狗十分可怕,長相甚至看起來兇狠的像狼一樣,也會給孩子造成誤解。還有一些狗看起來很溫和,但是卻總是衝孩子咆哮,小朋友會因爲多種不好的印象對動物產生恐懼。

可能是因爲狗狗在不經意間觸碰到了身體,或者是曾經被狗追趕過,又可能是被動物誤傷過,這些都會讓孩子感到害怕,留下難忘的心理印象。

面對孩子的恐懼,家長要怎麼做?

①理解孩子

家長們首先要學會換位思考,小朋友們面對未知的生物,或是比自己體積大的動物會有害怕的心理,面對孩子的恐懼家長應該給予理解,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孩子膽小。

並且家長要學會給孩子時間,小朋友對動物的恐懼也是暫時性的,有的孩子在長大之後,認知增加後恐懼感也會逐漸減小,家長們不要放大孩子的恐懼。

②狀態輕鬆

有的時候孩子的恐懼往往有一部分是家長造成的,比如家長會恐嚇孩子,讓狗咬你或是讓狗撲你,這樣孩子對於狗就有了負面的印象。

在孩子遇到狗的時候,家長們也要做好情感引導,比如說這隻狗多麼可愛啊,而不是說這隻狗也太大了吧,保持鎮定告訴孩子有媽媽在,藉助大人的力量給孩子多一些安全感。

還有的家長自身也害怕動物,所以孩子也會跟着牴觸,當父母保持一個輕鬆的狀態,面對寵物自然放鬆,孩子也會去慢慢接近。

孩子怕狗怎麼辦?

1)養一隻寵物

通過養一隻寵物,讓孩子和狗狗接近能夠消除孩子的恐懼感,親自養狗讓孩子直接面對和了解狗狗。

從小狗開始養育,讓孩子體會到寵物的忠誠與可愛,與動物之間慢慢建立了信任,孩子就會逐漸放下膽怯,消除內心的恐懼。

2)培養孩子的愛心

家長們應該教會孩子去尊重小動物,在不瞭解動物的性情時,最好要保持距離,並且培養孩子的愛心,可以帶着孩子去接觸一些溫和的小動物,讓孩子與動物和諧相處,瞭解動物們的可愛。

鼓勵孩子面對寵物,當孩子內心有了安全感,就會信賴寵物,並且善待每一個小動物,不會再害怕了。

3)教會孩子常識

家長們要告訴孩子一些對待小狗的常識,比如不要一直看着狗做怪動作,或者追着狗跑,只要你不去挑逗惹怒它,它也不會去攻擊你。

另外在狗喫東西的時候,也不要接近它互動玩耍,狗護食是種本能,在這樣的情況下接近很容易發生危險,同理有母犬呵護的小狗,孩子們也不要接近,母狗出於護子也容易傷害到孩子。

如果狗衝着孩子叫的時候,也不要過於慌張,別去攻擊小狗,感到害怕了也可以呼叫狗的主人,讓其主人去管束。

【今日話題】

你家的寶寶對哪些動物產生過恐懼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