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魯夫接受《中國攝影》雜誌專訪 2017 盧杉 攝

2017年5月,德國攝影藝術家托馬斯·魯夫(Thomas Ruff)來到中國。在北京德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青年藝術家陳海舒、盧杉與本刊編輯一道對這位在中國擁有大量粉絲的攝影藝術家進行了一次對話。

“爲什麼我的同學都不再創新了? 或者爲什麼他們的創作如此狹窄,侷限在一個特定的風格上?”

彼時,魯夫直言不諱地拋出這個他青年時期就開始思考的問題。而它的答案,也許就是我們精讀這位“非典型”的杜塞爾多夫學派門徒的理由。

托馬斯·魯夫在創作《肖像》 安德烈·古斯基 攝

早在2001年,攝影藝術家繆曉春就在《中國攝影》雜誌連續數期對當代德國攝影家進行了訪談和介紹,其中包括貝歇夫婦、托馬斯·斯特魯斯和安德烈·古斯基,這是中國媒體第一次大篇幅介紹當代德國攝影,但是其中唯獨缺失了對魯夫介紹和評述。2017年6月,《中國攝影》以84頁的專題篇幅彌補了多年前的遺憾。

托馬斯·魯夫持續 20 多年的藝術實踐和不斷創新讓他成爲了德國攝影史敘述中的一個難以歸類的“異類”。藍曬法、 立體照片、罪犯合成照片、物影成像、柏林達達主義和蘇聯先鋒派的攝影蒙太奇,當然還有“典型”德國攝影的代表——新客觀主義和魯夫的老師貝歇夫婦秉持的“類型學”美學都是其作品曾指涉過的對象。

卡西尼號 17 2009 托馬斯·魯夫

馬雷 05 《負片》系列 2016 托馬斯·魯夫

新聞報道 ++ 30.18 2016 托馬斯·魯夫

魯夫對於攝影術在歷史考古層面的興趣規避了多愁善感的讚頌和對過時技術的懷戀,相反,他的作品中真正關心的是不同影像種類和領域中,影像的接收和生產在 公衆和私人領域扮演的角色及其相關語境。

另一方面,魯夫對攝影在“藝術”領域之外生成和傳播的興趣讓他成爲不斷尋求攝影更多可能性的探險者,這也令他比其他很多德國攝影藝術創作者具備了更加寬闊的視野和更爲多樣態的創作思路。攝影在科學、建築、工業、大衆傳播、流行文化等諸多領域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都得到了他的關注,而存在於檔案中、網上、廢棄的工作室裏、產品圖錄上以及其他數字化數據庫裏的現成素材都成爲了他二次創作的對象。他的作品可以是肖像、風景、人體、抽象圖形,甚至是去物質化的、被分解的圖像。正如他自己所言:

“我所感興趣的是圖像而非技術。”

對攝影史居於當代立場的考古與對影像可能性的激進探索的結合,讓魯夫的創作同時具有了歷史的縱深感和當代的豐富性,正因如此,使得魯夫對當代藝術語境中的許多新一代攝影藝術創作者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2017年的訪談圍繞魯夫作品對攝影史和不同領域內攝影功能的指涉,魯夫與杜塞爾多夫學派的關係,具象與抽象,以及魯夫對於現成圖像素材再創作的態度等話題展開。爲了構建基於這篇訪談的 托馬斯·魯夫的專題,本刊邀請了青年藝術家盧杉撰文系統介紹與評述魯夫的創作生涯。這兩篇文章,共同編織了三年後的今天“中國攝影·雲課:精讀托馬斯·魯夫”的藍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