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世界上第一代複方口服避孕藥(COC)問世,此後的60年,COC幫助億萬女性遠離非意願妊娠困擾和流產傷害,讓女性能夠自主地把控生育問題,更好地安排工作和家庭計劃。60年來,COC不僅僅是避孕方面不斷完善,而且在生殖內分泌以及婦科常見病症等領域也被廣泛地應用,包括規律月經、緩解痛經、治療相關婦科疾病以及降低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風險等。60年來COC 這份“愛的處方”一直秉持初心,與婦產科醫生攜手呵護女性生殖健康,保護女性生育力。基於此,中國醫學論壇報策劃“愛的處方”欄目,並邀請北京協和醫院郎景和院士作爲欄目發起人,邀請衆多領域內權威專家圍繞“COC 60年與女性生育力保護”這一主題展開深入的探討。本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李堅教授將結合我國生育政策的變遷,分享科學避孕帶給女性的諸多獲益。

李堅 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婦產醫學院婦產科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婦產科專業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計劃生育學分會常委;北京醫學會計劃生育學專科分會前任主任委員;美國婦產科學會(AGOS)-美國婦產科雜誌(AJOG)中文版-副主編(計劃生育專刊)、北京市科普專家委員會成員;時任中華醫學會計劃生育學分會第七屆委員會主委、北京醫學會計劃生育專業分會第六/七屆委員會主委、北京地區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婦產科專業專家委員會主委、全國婦聯執委會執委。

與時俱進,計劃生育逐漸迴歸其本質,更加註重人口質量,促進生殖健康

我國的生育政策具有自身的特色,一直在與時俱進。隨着社會不斷進步、時代不斷變遷,我國的基本國策沒有改變,但政府的職能開始轉變。從過去行使管理職能爲主,轉變爲行使服務職能爲主;以單純控制生育數量爲主要目的,到促進生殖健康,我們不再只關注於人口數量,而是更加關注出生人口質量。政府的職能轉變使我國的避孕節育狀況有了一些新的變化,由過去政府督促國民避孕,變爲客觀需要國民主動採取避孕措施。這使得“計劃生育”真正地迴歸到其本質,即有計劃的生育,包括:科學合理的生育間隔、生育數量、在何種情況下生育、怎麼樣能在想生育的時候能順利的生育、不想生育的時候就避免妊娠困擾,這其中就涉及到終止非計劃妊娠或非意願妊娠帶來的傷害,包括女性年齡過小或過大生育帶來的風險。

近些年,通過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等主持的公益項目,我們在全國開展了流產後關愛項目(PAC),旨在通過專業人員理念和技能的提高,在臨牀工作過程中,提供醫療服務的同時,通過多種形式和環節並行持續推進候診和候手術區域宣傳教育、接診和一對一的諮詢指導,以及術後隨訪,使服務對象不斷反覆接受科學避孕、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的信息和知識,加強和促進民衆相關意識和認知的提高,推動避免和減少非意願妊娠的發生、降低人工流產數量和重複流產率,尤其是人工流產後一年內的重複人工流產的發生。

觀念的改變需要過程,凡是參加了PAC服務項目的醫院,大家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通過教育、諮詢指導,民衆自動避孕意識以及知情選擇使用高效避孕方法依從性在不斷提高,這些服務對象生活方式開始有了轉變,避孕正在成爲他們生活裏必備的事宜和基本生活技能。

科學的避孕是爲了更好的助孕,不孕症的預防應從減少不必要的人工流產開始

當前,生育率下降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關注。人類在享用着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所帶來的意識流和生活方式轉變的同時,可能也會受到負面影響。在現代社會,人工流產作爲一種被公認的、較爲成熟終止妊娠方式在臨牀上實際涉及兩部分病例,佔主要比例的由於未避孕或各種因素所導致的避孕失敗而產生的非意願妊娠的終止,稱之爲補救性人工流產;其次是計劃妊娠而發生不良妊娠結局的,包括:“胎停育”或因爲醫學原因而不適宜繼續妊娠等,稱之爲治療性人工流產。總而言之,目的是爲了保證孕婦健康。由於我國長期提供安全合法的人工流產服務,一些民衆從而對於避孕存在僥倖心理,甚至將人工流產作爲一種避孕的手段。但事實上,人工流產畢竟是個手術,無論是器械操作還是藥物流產,都存在可能發生副作用的風險,隨着手術次數的增加,發生併發症風險的幾率和所帶來的傷害也會越來越大。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這並不意味着偶爾一次就沒風險,特別是可能導致不孕不育以及未來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是難以預估的。而我們能做到的,就是主動堅持正確使用高效及長效可逆避孕方法,有意識地計劃生育,最大限度避免非意願妊娠的發生,減少對人工流產的需求。

計劃生育、避孕節育應是預防醫學的範疇。如果能夠堅持科學避孕,採用高效長效的避孕措施,則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非意願妊娠。要明確只要進行人工流產就會存在可能風險,即便醫生的操作非常完美。人工流產的併發症一些自身可以體會到的,如月經減少、宮腔粘連等;二是妊娠過程相關的併發症,如胎停育、流產、胎兒發育遲緩、早產等,嚴重者甚至可以危及生命。例如,我們現在特別關注的胎盤着牀位置異常,就是人工流產相關的嚴重併發症,早期會帶來出血、子宮損傷的問題,晚期會造成胎盤早剝、胎盤粘連植入。在胎盤着牀位置異常中,剖宮產切口妊娠最爲兇險,由於切口附近爲瘢痕組織,因此缺少內膜,胎盤植入肌層,胎盤娩出時就會出現大出血的風險。因此,在預防醫學範疇內,做好生育能力的三級預防,做好計劃生育就能有效防止很多不良事件的發生。

有國外文獻報道,雖然報道統計的病例數量不大,但是明確指出約70%~80%繼發不孕的患者,有人工流產的經歷。雖然每年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的全球範圍內孕產婦的整體死亡率並不靠前,但其中不安全人工流產導致的孕婦死亡約佔13%。因此,避孕是降低孕產婦死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抓手。聯合國“千年計劃”結束後,在2015年又推出了“可持續發展計劃”,提出降低孕產婦死亡率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進一步加強和提高圍產保健管理和服務技能,另一方面要關注和加強促進科學有效避孕,預防與妊娠相關風險,減少非意願妊娠的發生、人工流產需求,降低不完全流產,從而也進一步減少孕產婦死亡發生風險。近年來,國家積極推進生殖健康,促進婦幼保健,倡導婦女全週期管理。我們着力推進PAC服務,進一步擴大了服務對象和受衆人羣,就是爲了有效遏制非必要人工流產的發生。

COC緊跟臨牀需求不斷升級,持續保護女性生殖健康

COC是激素類避孕藥的代表,COC上市60年來,已被全球醫學界視爲一項偉大的發明。它的出現對女性而言,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使女性可以自主掌控避孕;另一方面減少了很多會對女性造成傷害的因素。多年來,針對COC的研究、實踐始終進行着,我們對它的特性的認知也隨之不斷深入。COC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數次改變,並沒有停止,從降低雌激素的含量,以減少使用者嚴重併發症的發生,儘管嚴重併發症非常罕見;另者,到不斷改進孕激素的成分,發現新型孕激素組分,不但減少以往孕激素類型可能產生的一些副作用,同時給使用者帶來一些避孕之外的獲益。除COC外,在激素類避孕藥物的發展過程中,使用途徑也在不斷改變,除了口服,還有肌注、皮下埋植、陰道環、宮內緩釋避孕系統等。目的就是適合不同的人,不同的避孕需求。“200位著名歷史學家總結認爲,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不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是原子彈,不是計算機或者互聯網,而是口服避孕藥。”

加強宣傳,提高全民科學避孕意識

世界衛生組織(WHO)有關“如何提供避孕信息和服務”2015新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避孕的信息獲得和服務將促進更好的計劃生育和推動健康發展,建議:每個要求避孕者都應該獲得詳細、準確、可用、易接受的信息和多樣化的服務,例如避孕產品的諮詢。而實現這一目標,重要的是通過被培訓的醫務人員使其具有更廣泛的適宜性和可及性,包括青少年 、產後、移民(流動人口)。“打鐵先要自身硬”,2018年WHO在總結20年“PAC-流產後服務”實踐後,提出通過培訓提供者、提高諮詢技能、增加工作崗位、豐富服務對象的教育資料,完善計劃生育諮詢、流產後服務,同時努力推進社會的共識和動員,形成社會行動。《“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爲。因此,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利用現代的科技傳媒技術,使更多的人瞭解相關知識,提高人們的科學避孕意識十分重要。

COC上市60週年,這份愛的處方帶給億萬女性多重獲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