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俗话又说“你不读书,即使行万里路,最后也只不过是一个邮差”。这样说下来,读书和亲身实践同样重要。

因为读书,人们对这个世界多了一种基本的认知途径;因为实践,让人对书中的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比如这首小学课本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的古诗,遇上现实中杭州灵隐景区的飞来峰。

古诗里关于飞来峰前两句的描述是这样的“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而实际上的杭州飞来峰上并无佛塔,只有遮天蔽日的森森林木。见日升的景象被林子遮的完全不可能看到。

山顶要说有人为痕迹,只有一条单向步道、一个自动售货机还有一句“飞来峰顶”的石刻题词,显然,这些都是后期景区建设加上去的。

再来说说古诗最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话更离谱了,杭州灵隐景区的飞来峰高度只有168米,即使古时真有塔,加起来也不会有多高,这样的高度何来浮云?怎可遮望眼。飞来峰景区唯一的塔还是山脚下的实心佛塔——理公塔。

笔者很好奇,王安石笔下的飞来峰到底是不是杭州灵隐寺的这个飞来峰,最起码从实践的验证下,感觉不太像。可查遍资料,国内其他地区现在也无实存的相似山峰,资料也显示这首《登飞来峰》是王安石路过杭州时所作,无论如何,个人感觉不是同一座飞来峰。但是杭州飞来峰却也值得一游。

杭州灵隐景区飞来峰的最大看点便是它遍布山体东南侧的石窟造像群。石窟造像群虽规模不大,但也算精美。很与正对灵隐寺的清幽环境相衬。

虽说是五代之后的作品,不知道是有为了吸引游客新造,还是保存的得当,石窟造像几乎完全没有受损。

最出名的南宋大肚弥勒像是飞来峰造像中最大的一尊,也是我国现有最早的大肚弥勒。

但是,飞来峰的元代造像尤其珍贵,补了我国五代至元代的石窟造像的空缺。早在1982年,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夏日,飞来峰山下的山洞、与灵隐寺之间的谷中清溪,很是凉快。非常适合避暑纳凉。

攀登飞来峰的途中,会遇到很多盘虬卧龙的山木根茎,这一处,就非常适合留影拍照。

当然,旅行不仅仅是拍照打卡,通过与大家分享这一期的飞来峰行走见闻,也让我们对古诗《登飞来峰》有了更深的探求欲。大家认为,王安石笔下的飞来峰还可能是哪里呢?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