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12歲前,陽氣沒有泄,是先天純陽的狀態,站樁的目的就是把身體內在的先天狀態給練出來。

很多人對呼吸有些茫然,其實站樁時不用特別去管呼吸,練久了,練到位了,呼吸自然會變得長久而輕柔。很多人的呼吸是粗重的,呼吸粗重說明人的煩惱比較重。站樁將呼吸練得輕柔了,心也會變得清淨,亂七八糟的念頭也會少很多。

一般來講,站樁從短時間開始站,站到長時間,就是一開始先站10分鐘,到後來可以站半小時到40分鐘,再後來站到一小時。越站身體會越放鬆,身體越放鬆你會感覺越舒服,到後來就會感覺到每天都要站一站,這樣的話全身就舒展了。

站樁,從字面意思上來說就是站着像木樁一樣不動的練習方式,是傳統武術中的重要內容,目的在於有如木樁之有根而穩定,而非傻站不動。樁的形式有躺樁(睡功)、坐樁(打坐)和站樁等三種類型,有中醫樁法、道家樁法、佛家樁法、武學樁法等不同類型,各家各派的練習方式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區別,其目的就是爲了配合相關修煉體系。排除一些因身體疾病或者年齡較大的因素,站樁最低時間至少要在30分鐘以上才能達到養生的效果, 另外,根據每個人的需求點,練習的體系以及每個階段都有不同。

一、初學階段——磨合

站樁的朋友都應該體驗過痠麻脹痛的感受吧,剛站了十幾分鍾,就開始大腿發脹,腰部痠麻,身體抖動,肌肉痠痛難忍,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腳好像灌鉛了似的,這是因爲我們的身體不曾嘗試過精煉靜養的方式,有所不適應,沒有放鬆到位,所以引起的!因爲很多朋友,都不曾試過這種練習方式,有這感受也實屬正常。關於放鬆,有兩個方向:其一是心態,其二是身體。這兩個都要做好纔行,才能夠做到松而不懈,纔能有紮根之感,但是初學階段,連最簡單的放鬆都沒有很好的掌握到,所以站完後,會痠麻脹痛。要真正做得好,得建立在一定的條件上,即動作正確,做到位;心態平和,能穩下來。這是由不習慣到習慣再到深愛,由不瞭解到深入再到掌握,這個過程其實就是認識自己的過程,就是對身心實踐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僅取決於個人勤奮努力程度,更重要的你練的方法體系,究竟正不正確!否則路錯了,再怎麼努力也是白費心血!

蘇東坡評分練站樁時所說:“ 其效初不甚覺,但積累百餘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藥,其力百倍!”

《黃帝內經》:“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

提挈天地 :站樁過程中本就是上下對爭,相互牽引,天門百會與地戶會陰相互對應。

把握陰陽 :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就是最好的詮釋。

呼吸精氣 :這不是簡單的呼吸,而是你在動作做到位,呼吸會自然入丹田,這才叫呼吸,息息入臍,壽比天齊。

獨立守神 :心要放鬆,不思不想,守住心神,雜念雖多,但是都如同流水一般,使意識進到“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入靜狀態。

肌肉若一 :讓自己有紮根之感,穩如泰山,身體進入一種特殊的狀態,深層次意義上的放鬆!

二、入門階段——適應

通過初學階段的磨合,由不習慣到現在站樁已經自然而然,到最開始站樁完後痠麻脹痛到現在站完後身心輕鬆,反而更有勁,並且過程也更容易完成下去,可以舒適地站下去了。自己的感受是頭腦清醒,精神愉快,飲食香甜,許多自己以前不良習慣引起的亞健康症狀已經明顯改善,身體某些地方會有一些發熱,脹,麻等感覺,開始由不想站樁到不站好像少了點什麼東西。

這個階段開始逐漸的給身體打基礎,穩固己身,這個時間段就是要堅持練,只有堅持,我簡單講解一下爲什麼要堅持。就像咱們體內有陽(陽氣)與陰(寒邪)兩種,不論是哪種人,體內都會有寒邪,平常的溼氣重的人是因爲已經從骨髓往外發展了,陽氣不足,所以氣血虧虛。普通人感覺不到是你的陽氣足以抑制,它們潛伏得比較深而已。

把這兩種一陰一陽的東西比作小兵,戰爭,大家就容易理解了。平常的拔火罐,艾灸這種是拔掉表面的,最深處的藉助外圍是去除不了的,根不除,則春風吹又生,所以你得經常去做,但是站樁不一樣,只要你堅持,它就能練到你的骨髓最深處,把溼寒氣排出來。適應階段就是在給自己陽氣這一邊增加兵力,經絡就是道路,所以你在這個階段,會痠麻脹痛,這並不是氣衝病竈,只是陽氣與表面的寒邪做鬥爭,疏通經絡的表現,這個階段別人看你會發現你比以前精氣神更好了。亞健康已經逐漸消失,這就是適應過程。

三、排病階段——氣衝病竈

這個階段的感受就比較舒爽了,特別特別的難受,體質虛弱還算是好現象,如果身體目前有相關健康問題的,那麼就會直接顯現出來,大致的階段是現在的病(當下的)→未來的病(可能發生的)→曾經的病(隱疾),如此逐步調理改善,但是這個階段最好是有師傅指導,避免發生把疾病當作氣衝病竈的情況。

尤其是處理當下問題的時候,陽氣逐漸日益增多,他就開始逐漸的結集兵力開始往五臟六腑,骨髓深處進軍,發生陽氣與寒邪的博弈之爭,所以得堅持下去,才能從根本上調理改善,但是也得注意,這是有方法的,否則盲目的練功,導致氣衝病竈提前到來,沒有相應的應對之策,那麼你盲目的堅持就是錯誤的,這主要與功法體系有關,就像一個身體虛弱的身體,去喫補品一個道理,虛不受補。一般都是有着相應的調理流程,不侷限於站樁一個方式。

少來一些盲目堅持的理論,堅持也得看是什麼情況,如果比較特殊,那麼用其它的方式輔助站樁會更好,這就涉及對於各類身體因素的調理這一塊了,畢竟欲知上山路,需問下山人。堅持下去沒錯,但是一定要看是什麼情況堅持,否則你就錯了。但是這個階段也是最難堅持的階段,很多人會對此產生懷疑,動搖,所以這就是爲什麼很多人學了站樁沒效果,或者爲什麼自己沒有改善的重要原因。因爲它的表現可能會大於正常發病的表現,所以不得不注意。

四、小成階段

站樁是“慢工出細活”的過程。隨着站樁時間的積累,身心變化幅度也較大。小成階段也只是我的個人定位。最開始,咱們是能站住便是硬道理,等站樁堅持到一定是會,身體也能做到不僵不板,能放鬆站住了,再來慢慢糾正也不遲。怕艱苦,站不住,是樁功入門階段磨合時期的大敵。採取這種方法也不失爲一種入門良策。度過疲勞期適應階段後可以漸入佳境,只要你堅持站下去,度過疲勞期之後,舒服感會越來越強,只想安安靜靜的站樁,喜歡站樁的感覺!再到氣衝病竈的排病階段,古人所說的“獨立守神”,強調一個“立”字,立而不厭,自然立中有靜。這個階段就是堅持靜站下去,“站樁易,堅持難”,在這個過程中,身體會自發的調理陰陽,改善身體。這是一個反覆的過程。

當你通過站樁經歷幾次站樁氣衝病竈之後,逐步進入小成階段,自己的心境已然被磨練得差不多了,只要不去自己追求功感神通就像,這些都是相,耗神的表現。這個階段站樁一站就有紮根之感,鬆緊自然的感覺,漸漸已然能正常入靜。能自由放鬆全身各個關節與肌肉,卸掉生活照所形成的僵力,從骨架支撐感到氣態感覺(常見的氣功態,或者某些特殊的意境),這完全是站樁深入後自然而然產生的,並非刻意求之。卸掉僵力是比較漫長的過程,急不得,需要慢慢來,不得要領這,終其一生無法入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