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郜俊玲

最新颁布出台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最大亮点和创新,就是首次明确提出了“实施农业产业强镇培育行动”,把镇(乡)作为载体,聚集城乡资源要素,促进城乡业态模式融合、产村产城一体。这是河南农业工作思路的重大转变,是对农业现代化规律、对河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基础上,立足新时期河南农业农村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着眼农业现代化下半程,固本强基的指导性意见。

第一,遵循发展规律,把农业农村现代化置于工业化、城镇化整体进程之中谋划推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基本规律,也是我省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基本途径。河南作为传统农业和农村人口大省,在由数量型农业向质量型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工业化整体水平低、外部带动能力不强是最大制约和短板。目前河南城镇化率才53%多,距离75%的城镇化峰值还有20多个百分点。毫无疑问,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强化外部带动,促进先进要素下乡,是现阶段河南农业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但完成城镇化任务实现城乡一体发展是个长期过程,我们不能坐等城镇化完成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在这一过程中,立足河南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打造扁平化的城镇形态,在强化中心城市(群)的辐射带动能力基础上,加快县域新型城镇化,重点建设小城镇,上下结合、内外联动,带动乡村发展,加快城乡融合。《意见》提出实施农业产业强镇培育行动,正是这一思路的体现。

第二,立足省情实际,打造以镇为中心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圈。在发达国家,随着农业分工程度提高,农村人口结构和区域分布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越来越少,为农业服务的非农人口越来越多。二是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农业规模的扩大,作为一个农业空间载体的村庄不断“瘦身”并逐步走向消亡。城镇体系中,小城镇由于与乡村空间距离近,益乡性好,成为集聚农业和乡村服务人口、对接乡村资源和城市要素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中心。考虑到河南乃至我国前半程城镇化的不完全性,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仍会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生活在村庄,但村庄规模会收缩。顺应这一趋势,把建设重点放在小城镇,以小城镇为据点吸引人口集中,建立完善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体系,发挥小城镇融合城乡、对接工农的支点作用,加快城乡融合步伐。目前,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出现新变化,大量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寻找发展空间;同时城市居民消费升级,对绿色农产品和田园乡村生活,对旅游休闲等多功能农业需求不断增长。这给小城镇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也是《意见》落实的可行基础。

第三,抓住融合重点,发展多层次农业服务业和加工业。小城镇既是城镇体系的一个层级,也是工业化的空间载体,小城镇融合城乡支点作用的发挥,必须有现代产业体系支撑。《意见》提出,要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促进产业链条深度融合,这是强镇行动的重点任务。目前,小城镇产业发展要关注两个趋势,一是随着农业深化分工,传统上由农民直接承担的生产环节越来越多地从农业生产过程分离出来,发展为独立的涉农部门。二是随着生活质量提高,乡村独特的价值和资源,不仅吸引着工商资本,也吸引了更多城市好农爱乡人才下乡创业或居住,这是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新需求。顺应趋势,围绕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新需要,发展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业,完善乡村便农便民服务体系;立足乡村景观资源和文化,高起点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业,以及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创意农业。结合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推动业态模式融合、产村产城一体,形成主业强、百业兴、宜居宜业的乡村产业发展高地。(作者系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城市发展研究处处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