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教育廳公佈了第六屆“長江學子”大學生就業創業事蹟徵集結果。華中科技大學胡滿琛同學入選第六屆“長江學子”大學生就業創業人物。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他的精彩故事吧!

人物簡介

胡滿琛,男,漢族,1998年6月生,共青團員,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2020屆本科畢業生,目前已被錄取至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這是全校首個獲得該資格的本科生。

本科期間,他以超人的毅力和恆心在科研路上潛心鑽研,共發表SCI學術論文10篇,其中3篇爲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獲評華中大創新創業活動標兵以及全校唯一的華中大科學研究之星。不僅如此,他成績名列前茅,積極參與學生活動,曾獲評國家勵志獎學金、華中大學習特優生、優秀共青團幹部等榮譽。作爲本科畢業生代表,他在畢業典禮上所做的題爲“追求卓越、勇擔責任”的發言,向外界展示了華中大學追求卓越、勇於承擔的精神風采。

投身科研 追光逐夢

“他是有板凳坐的十年冷的韌勁的,特別能沉得下心做科研”,這是胡滿琛的導師對他的評價。他從小癡迷於五顏六色的的發光器件,進入大學後,便毫不猶豫的投身於鈣鈦礦發光器件的研究,如飢似渴地在未知世界探尋摸索。談起胡滿琛,他的同學和老師都稱他是科研狂人。

爲打破發光二極管方面的專利被國外壟斷的現狀,同時爲解決傳統三五族發光材料顯色指數差、有機發光材料亮度底的問題,他可謂下足了功夫,致力於研究和開發基於鈣鈦礦發光材料的新型高性能發光器件。他利用全真空蒸鍍技術,在柔性基底上製備了所有的功能層薄膜,實現了外量子效率接近1.5%的鈣鈦礦柔性發光器件,爲柔性顯示技術提供了一種新的參考方案,並且該項方案的工藝完全兼容現有的OLED生產線,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和技術前景,這項研究成果已被髮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在照明方面,他主持開展對雙鈣鈦礦的鹵素位進行調控,實現了一個光譜連續可調的非鉛鈣鈦礦熒光粉。該項工作實現了一種新型的高質量白光熒光粉,在下一代高品質LED具有巨大的潛力,並且通過錳離子的摻雜,首次在該雙鈣鈦礦體系引入錳離子作爲發光中心,結合體系的自限域激子發光,實現單基質的暖白光。這種新穎的單基質白光發光材料與器件解決了傳統LED顯色指數差,色溫漂移等缺點,極有可能作爲新一代的LED光源。目前,他已組建起創業團隊,與華中科技大學孵化器對接,建立起“卓光科技”,有望將非鉛鈣鈦礦發光的研究成果從學術期刊上推向日常生活中,實現科研成果產業化,提供一種全新的高品質照明方式,爲解決青少年近視眼問題貢獻一份力量。

目前,中國正處於半導體行業自主創新的關鍵時期,考慮到現階段的薄膜型的激光器都使用了分佈式光柵等昂貴且複雜的結構,並且其熱效應顯著,器件穩定性差,不利於光芯片的集成,成爲下一代光芯片發展的阻礙,他基於之前所研究的二維鈣鈦礦體系的優良光電性質,發明了一種簡單旋塗的工藝,可以製備出垂直髮射的光泵浦激光器,閾值低,穩定性高,品質因子高,爲光芯片的片上光源部分做出了自己的嘗試與貢獻,該工作目前已投稿至Nature Communications。

這位科研狂人在科研路上披荊斬棘,取得了豐碩成果,本科期間共發表SCI學術論文10篇,其中3篇爲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獲評華中大創新創業活動標兵以及全校唯一的華中大科學研究之星。

不僅是科研,他還熱心公益和學生工作。他曾擔任光電學院16級年級學生主席,策劃並開展了寢室安全檢查、女生節、運動會等活動。他曾是光電學院國際評估的座談學生,向來自全球的教授介紹學院發展。他曾是湖北美術館志願者組長,帶領小組成員向遊客提供志願服務。他曾是暑期社會實踐小組的組長,組織六名同學調查武漢科教文化類志願者的現狀,爲市團委建言獻策,他所帶領的實踐隊被評爲校優秀暑期實踐隊。本科期間,他獲評華中大三好學生、華中大優秀共青團幹部、華中大優秀共青團員、國家勵志獎學金、華中大光電學院海外交流先進個人等榮譽。在2020屆本科畢業典禮上,作爲本科生畢業代表,他所做的題爲“追求卓越、勇擔責任”的發言,代表7000多華中大學子向外界展示了華中大學子追求卓越、勇於承擔的精神風采。

談起大學所獲得的這些榮譽和成果,他說:“路漫漫其修遠兮,科研的道路纔剛剛開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將不畏困難、奮勇向前、不斷開拓創新,將追求卓越作爲一生的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