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100件泳裝,就有30件來自晉江--"中國泳裝產業名城"福建省晉江市泳裝產業2019年總產值達270億元人民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泳裝需求大幅縮水,晉江泳裝企業遭遇訂單取消、庫存堆積、工人一度無單可做……

晉江市31家規模以上泳裝成衣企業,有24家位於英林鎮。記者近日走訪英林鎮發現,面對困境,企業們積極發揮市場主體活力,奮力突圍尋求發展,走出一條多元化、多渠道、高質量的泳裝產業轉型之路。

多元化:從泳裝到瑜伽服

七彩狐泳裝集團是一家以外貿爲主的企業,已連續20多年實現出口增長。今年4月海外疫情暴發後,七彩狐泳裝訂單量銳減,集團生產副總經理王平回憶,工廠從工人加班加點到大部分生產線停工,只是短短几天時間。

"工廠是2月17日復工的,此前堆積了大量訂單,復工後一直在全線開工趕進度。到了4月,這些訂單一下子又取消了,有些貨都運到港口了,又被退了回來。"王平說。

"危機危機,有危就會有機。"七彩狐集團董事長洪建庫發現,宅居在家的人對瑜伽服、健身衣等室內運動產品的需求明顯增加。瑜伽服等產品與泳裝面料相同、生產工藝類似,洪建庫果斷調整方向,加大瑜伽服的生產力度,並主動與境外採購商接洽。這一舉措爲企業迎來了新的活力,七彩狐瑜伽服訂單增長近兩倍,銷售額達到七八千萬元。

此外,七彩狐還利用泳裝布料進行改造,推出一系列非醫用的時尚口罩產品,在歐美收穫大量訂單,產量近兩千萬件。

"瑜伽服和口罩的產量增長彌補了泳裝的損失。今年上半年,集團的整體產量基本和去年同期持平。"王平說。

"疫情給企業關上了'一扇門',又打開了'幾扇窗'。今年我們是'保七望九',至少能夠達到去年訂單總額的七成,爭取恢復到九成水平。"洪建庫說,"我們正在新建一個5萬平方米的廠房,爲下一步市場復甦、多元化發展做準備。"

除外貿訂單外,瑜伽服等輕運動產品也成爲泳裝企業開拓國內市場的新增長點。號手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洪景欣介紹,企業正在與知名IP"B.Duck小黃鴨"合作,計劃9月在線上和線下推出聯名的瑜伽健身系列產品。

"從天貓數據看,上半年國內泳裝銷售額整體下降約七成,瑜伽服則一直在增長。我們與B.Duck在聯名泳裝開發有過成功合作,雖然瑜伽健身是一個新項目,但我有信心明年這一塊最少做到2000萬元至3000萬元的銷售額。"洪景欣說,"瑜伽健身用品這個細分市場前景很好,泳裝企業在面料把控、產品設計上都有優勢。"

"疫情對泳裝產業整體影響是非常大的,但我們這些企業都是'打不死的小強',大家都在轉型擴展業務,來穩住產能保住工人隊伍。"晉江泳裝協會專職副祕書長施芳芳說。

多渠道:從傳統外貿到跨境電商

晉江的泳裝產品有八成以上都出口海外,今年上半年行業企業的出口額下降50%至70%。施芳芳介紹,隨着國內市場回暖,不少泳裝出口企業從給國際品牌代工轉爲給國內品牌代工。她坦言,這條路並不好走。

"出口企業積累的都是海外的版型、尺碼和設計經驗,在國內也沒有銷售渠道,而國內的市場競爭甚至比海外更激烈。"施芳芳說,協會經過調研,建議有條件的出口型企業先從傳統外貿轉型至跨境電商,以實現業務升級,擴寬銷售渠道。

"傳統的外貿訂單,一個款式上萬件甚至上十萬件,企業一個訂單就要做幾個月,資金週轉率低。代工企業沒有自己的銷售渠道,抵禦風險的能力也比較差,一旦訂單取消就容易積壓庫存。"施芳芳表示,"跨境電商同樣面對海外客戶,不需要做太大調整。一個款式可能就幾百件的訂單,快速生產快速出貨,更靈活也更接近市場需求。在疫情期間,部分企業的跨境電商業務有20%到40%的增長。"

號手公司在疫情前就對跨境電商進行了佈局,在海外電商平臺開設了3家網店。洪景欣說,目前公司正在生產的訂單中,跨境電商產品量已接近總產量的五成。

"傳統外貿代工很好做,但銷售渠道都在別人手裏。未來銷售渠道一定要由自己來掌握。"洪景欣表示,隨着疫情期間歐美國家的線上消費市場進一步發展,他計劃將亞馬遜門店增加至8家,進一步擴大運營團隊。

跨境電商的興起,也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跨境電商下單多節奏快。今天接到單,可能5天之內就要出貨,這對傳統工廠的考驗越來越大。"施芳芳說。

號手公司正在對企業的供應鏈進行現代化改造,通過軟件對整個倉儲、物流和生產進行數據化管理,以更好應對跨境電商業務需求。"英林鎮周邊就有完整的泳裝產業鏈,這是我們得天獨厚的優勢。"洪景欣說。

高質量:升級產品待明天

泳裝產業何時會迎來複蘇?多位行業從業人員向記者表示,國內市場7月的銷售基本恢復正常,但全球的整體行業形勢受疫情影響仍不明朗。

"按照以往,今年8月企業就要確定2022年的訂單,2020年的下半年則是生產2021年的訂單。泳裝有季節性,如果疫情沒有緩解,企業相當於兩年的傳統外貿業務都要受影響。"施芳芳說。

施芳芳介紹,在企業們自身積極擴展產品種類和銷售渠道的同時,晉江泳裝協會也在引導企業對產品進行升級。協會組織了"GRS全球回收標準"認證的培訓,目前已經有20多家企業報名參加。

"前兩年有采購商問我們的泳裝產品符不符合'GRS全球回收標準',該標準要求產品再生材料回收比例必須達到20%以上。想要達到標準,需要我們的整個供應鏈上的工廠都進行升級改造。"施芳芳說,"之前工廠都在連軸轉,現在正好有這個窗口期來完成這項工作。"

"我們的會員企業有這個概念,疫情過後一定會對綠色環保要求更嚴格,這是未來的一個大趨勢。我們現在提前做好準備,提升產品質量,等市場恢復了纔會更有競爭力。"施芳芳說。(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