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胡錫進:中方也給美國72小時關閉駐成都領館)

據我瞭解,關於中國要求美方關閉駐成都總領館,按照對等原則,中方也給了美方72小時實施關閉。中方是北京時間今天上午10點通知美方這一決定的,這意味着,北京時間星期一上午10點,美駐成都領館需要完成關閉。

延伸閱讀:

中方爲什麼關閉的是美國駐成都總領館?權威解讀來了

中國關閉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 (來源:~)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7月24日,中國宣佈關閉美國駐成都總領館,以對美國此前要求關停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進行對等反制。分析人士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選擇美國駐成都總領館作爲反制目標,“外交尊嚴對等”是第一核心原則,亦同時體現出中方仍致力於管控中美分歧的信號。專家同時提醒稱,中美互相關停領事館後,未來三個月將成爲兩國關係最具挑戰的時期,出現“高度不可預測性事件”的幾率增大。

據中國外交部消息,2020年7月24日上午,中國外交部通知美國駐華使館,中方決定撤銷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設立和運行許可,並對該總領事館停止一切業務和活動提出具體要求。外交部表示,中方上述舉措是對美方此前突然要求中方關閉休斯敦總領館這一無理行徑的正當和必要反應,符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符合外交慣例。

7月21日,美國突然要求中國在72小時內關閉其在得州休斯敦的總領館。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過去兩天中數次表示,這是美方單方面對中方發起的政治挑釁,中方必將做出正當且必要反應。輿論普遍認爲,關停領館是中美兩國緊張關係升級的最新跡象。

復旦大學美國問題專家沈逸24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等關閉成都領館的舉動,向美傳遞出清晰信號:中國無意主動破壞中美關係,但對於美國的出格舉動,中國一定會堅決反制。他強調,外交的第一核心原則即尊嚴對等。如果對方有動作而自身沒有,就會導致“一步退,步步退”的被動局面,所以對等反制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事。

據公開信息顯示,美國在中國大陸共有五所領事館,分別位於廣州、上海、瀋陽、成都和武漢。美國駐成都總領館於1985年設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覆蓋地區爲中國西南地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西藏和重慶。1999年,美國轟炸中國駐前南聯盟大使館後,憤怒的中國民衆曾包圍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進行強烈抗議。

此前,有媒體猜測稱,中國將關閉美國駐武漢總領館作爲對美國關閉休斯敦總領館的反制。但分析人士認爲,由於疫情原因,美國部分駐武漢領館的工作人員尚未返回。如關閉美駐武漢總領館,不足以“對等回應美國前所未有的政治挑釁”。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選擇美國駐成都總領館作爲反制目標,同時傳遞出中國仍致力於“管控中美分歧”的信號。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美國的所有駐華使領館中,成都總領館的業務量和麪對區域是相對較少的,且其涉及地區的美國公民和企業相對有限。

他認爲,這意味着成都領館在關閉後對限制中美人員正常交流和中美實際關係影響較小。這和美國選擇規模較小的中國駐休斯敦領館相應,也說明中方仍在本着“管控分歧”的思路處理此事,儘量試圖使中美緊張不至在短時間劇烈升級。

中美互相關閉領館的舉動將對兩國關係走向帶來哪些影響?在美國關閉中國駐休斯敦領館後,美國媒體已開始討論“中國駐舊金山領館是否也會被要求關閉”,輿論認爲,兩國緊張局勢不排除進一步升級的可能。尤其在美國大選前夕,中美間出現“擦槍走火”的可能性比以往增大。

對此,李海東認爲,特朗普應對選戰的策略已日漸清晰,即通過製造美國國內分裂和國際對抗以爭取支持,把美國國家命運和其個人權力增長綁在了同一條繩子上。這十分危險,也意味着他可能因國內選情的變化,採取不同程度的措施,其中包括挑起軍事爭端與衝突,以拉高支持率。

這名美國事務學者強調,鑑於這一背景,未來三個月將成爲中美關係最具挑戰性的時期,有可能出現“高度不可預測性事件”。

與此同時,美國學者有關“中美軍事衝突概率上升”的聲音近期也開始增多。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不久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曾判斷,中美有發生武裝衝突的可能性。他判斷衝突可能發生在南海或臺海地區,很可能由一件小事引發,但“摩擦可能很快升級”。他警告稱,必須避免這樣的重大風險,否則這將對全人類“造成災難性打擊”。

不過,沈逸認爲,互相關閉領館和驅逐外交人員,是大國戰略博弈的一種常規手段。歷史上有過很多先例,中美之前也發生過外交領域更嚴重的事件,即直接降級外交關係,這比驅逐外交人員更嚴重。互相關閉領館和驅逐外交人員會導致兩國外交間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成本,也會導致各種不確定性陡升,但也可能最終僅停留在“吐口水”的層面。

而對於後續美國關閉中國駐舊金山領館的可能性,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呂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從服務競選的角度看,其他幾個中國領館均在民主黨州,在這些地方對中國發難,特朗普收益較小。但如從對抗中國的角度,關閉更多使領館並非不可能。對此,中國可考慮以縮減美國在華外交人員作爲反制,尤其在香港以外交身份爲掩護的情報人員。

“對於接下來美國可能做出的一系列動作,中國既不可能畏縮後退,也不會熱血上頭不計後果”,沈逸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表示,中國此時可把美國人對中國的策略還給美國,即“把美國政府和少數政客,同美國人民區分開,同中美經貿往來與正常交流間區分開。”他認爲,中國政府與中國民衆的關係非常緊密,但本屆美國政府和美國人民的關係卻已非常脆弱。

“總之,這段時間將是極其考驗中國戰略定力、戰略意志和戰略智慧的時期。”這名國際關係學者強調,中國在見招拆招的同時,在大局上不回應美國的對抗意圖,不改變既定發展方向與道路,“這一點不應猶豫,而堅定這一點也會讓試圖逼中國‘內卷化’的美國更加焦慮”。

xwliu 本文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劉效武_NN411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