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者關野貞曾經於1924年斷言:“中國上千歲的木材建築一個也沒有,但是日本卻有三十多個1300多歲的建築,以後中國人想要見到唐代的建築,只能去日本奈良。”

這話雖然難聽,但也是事實,尤其是這些話傳到東北大學任教的梁思成朵裏更是如鯁在喉,他是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但是他堅信中國廣袤的大地上一定還有唐代建築倖存,只是大家還不知道罷了。

所以,從1932年開始,梁思成夫婦開始全國各地進行尋訪,最終費勁千辛萬苦,終於在法國人拍攝的《敦煌石窟圖錄》中,發現了一張唐代壁畫《五臺山圖》,在這裏面記載了一座叫佛光寺的寺院。

就在1937年,梁思成夫婦迫不及待地趕往五臺山,在當地人的指引下,最終在密林的深處發現了這座早已破敗的佛光寺,雖然破敗,但是夫婦倆仍然興奮異常,開始進行了測繪。

但是這座佛光寺的建築結構和遼代非常相似,一下子誰也說不準只是遼代的還是唐朝的,或者是五代時期所建造。直到林徽因不經意在仰頭時發現了梁下墨書“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寧公遇”,將這個墨書和殿前的經文對比才知道,這是唐大中十一年所建,是純正唐代建築。

這一發現直接打破了日本學者“中國無唐構”的狂妄之言,而殿中還有我國目前僅存的唐代寺觀壁畫,在這之後,陸續又發現了三座唐代的建築遺留,五臺山南禪寺,平順縣天台庵,芮城縣廣仁王廟,也就是說,我國現存的四座唐代建築全部都位於山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