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喬丹因爲酷買網、亞馬遜、天貓等平臺銷售AJ產品註明喬丹字樣認爲其對自己造成了侵權進行上訴,上訴請求法院判決兩案被告停止侵權、並賠償損失。此事件引發熱議,近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受理該案件。

實際上,此次審理的案件已經是二審了,在一審中喬丹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被駁回。喬丹公司堅持認爲用“喬丹”字樣會導致公衆認知混淆,對喬丹的形象銷售造成損害。相關專業人員表示,這要看實際情況中文字、圖形以及圖案商標的相似度來判定是否侵權, 

不少網友對喬丹的行爲表示疑惑,並且認爲一直以來是喬丹在蹭“邁克爾·喬丹”熱度,喬丹和AJ商標的相似度使得不瞭解的網友常常將喬丹當做AJ進行購買。實際上,早在8年前正主邁克爾喬丹就開啓了漫長的起訴之路。12年、14年、15年等都多次上訴起訴喬丹公司侵權,而喬丹公司的反駁甚至使用了“南方草本之木”“美好”等含義去解釋。

在漫長的商標拉鋸戰當中,喬丹也是遭遇了許多的打擊,官司纏身的喬丹喪失了許多上市的機會,而風口的錯過不是用錢就能買得來的。中國第一梯隊的品牌安踏、李寧等都在把握當下疫情帶來的風口進行打折促銷,喬丹作爲第二梯隊的品牌,也應該多把經濟放在銷售增長、形象維護上,努力的拉長公司拋物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