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想起了曾經讀過的《一個人的村莊》。作家劉亮程用整整26萬字,不帶一張插圖地描繪了他生於斯、長於斯的新疆。從一個“鄉村哲學家”的人生高度,把新疆寫得細膩又感人。

說起來,誰會不喜歡新疆呢。

晨霧交織炊煙、清風吹過草原,時間在此好似根本不作數。雪山、湖泊、河流、沙漠、戈壁……如畫江山,被妥帖地安置在這片寬廣的土地上。隨意一瞥,就是一處讓人畢生難忘的風景。

今天,我就帶你們去一趟宛如天堂的帕米爾高原。

漢朝時,著名的絲綢之路從帕米爾高原上穿過。

因爲沒有過度的旅遊開發,帕米爾高原保持着非常純潔、獨特的自然風光。

實際上,帕米爾高原並不是一個平坦的高原面,而是由幾組山脈和山脈之間寬闊的谷地和盆地構成,面積約10萬平方千米。

在帕米爾高原上,散佈着許許多多的美景,比如——喀拉庫勒湖。

喀拉庫勒湖是高原湖泊,海拔3600米,水深30多米。位於新疆帕米爾高原東部的慕士塔格、公格爾冰峯山腳下,距阿克陶縣約160公里。

在柯爾克孜語中,喀拉庫勒的意思是黑湖。

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爲湖水深邃幽暗,並且會隨着季節和光線而變化。若是天氣足夠晴朗,湖水會呈現通透的碧綠或幽藍色;若是烏雲漫天,湖水則會神奇般地變成黑色,成爲名副其實的黑水湖。

至於爲什麼湖水會變色,尚無科學解釋,民間只傳說是有水怪作祟,這一傳說已經有一千多年了。唐代高僧玄奘取經從此路過時,就稱這裏爲有巨蛟出沒的“大龍池”。

關於喀拉庫勒湖,還有一種說法,這裏是周穆王與西王母相會的瑤池。

拋去神怪的部分,單看喀拉庫勒湖本身,是真的絕美。此時此刻,頭頂的天空是都市看不到的純粹,空氣中滿是高原特有的乾爽。大朵大朵的雲像是海一樣堆在一起。瑩瑩的水,靜靜在高山峻嶺中睡臥,凝碧如一面鏡子。

高山海子,山水相依,溫柔繾綣。

更特別的是,在喀拉庫勒湖,你還可以欣賞到慕士塔格以及公格爾九別峯。

慕士塔格峯

位於新疆西南部的慕士塔格峯,海拔7509米,屬於崑崙山脈。峯頂常年積雪形成冰川,是東帕米爾高原的三大高峯之一。

慕士塔格源於維吾爾語,意思是“冰川之父”。

也正如它的名字一般,慕士塔格峯氣勢雄偉,冰雪亙古不消。而且,它的身影經常隱沒於雲紗霧海之中,輕易不肯露出“廬山真面目”,的確會給人以老者的深沉神祕感。

當你站在它的面前,你會感覺到,千萬年形成的冰雪帶來的強大壓迫感。懷着虔誠之心,凝視眼前壯麗的風景,這是此生從未見過的永恆與純潔。

四下無人,心跳混合着高原上空的風聲,一下一下擊打着人的耳膜。

你只能深深敬服。

公格爾九別峯

相比慕士塔格峯,公格爾九別峯顯得和藹多了。

海拔7530米的公格爾九別峯,與慕士塔格峯同屬於崑崙山脈,也是東帕米爾高原的三大高峯之一。由於山頂終年積雪,猶如牧民頭上所戴的帽子,所以當地牧民就稱它爲“公格爾九別”,意思是“白色的帽子”。

公格爾九別峯的北坡是陡峻的峭壁,南坡則是複雜的冰雪地,很是特別。

遠遠看着,條條銀光閃閃的冰川掛在山間,猶如飛流而下的瀑布,又似薄如蟬翼的輕紗,遮蓋了山體原本曼妙的身姿,讓人更加想一探究竟。

山前的一汪水,澄淨無波,恰到好處地將公格爾九別峯倒映其中,你幾乎分不清哪個是真實、哪個是虛幻了。

如若從喀拉庫勒湖邊看去,這兩座山峯更加別緻了幾分。

慕士塔格峯就是不願意露出自己的真面似的,隱藏在雲紗霧海之中。看久了,你幾乎要疑心,峯頂的冰雪是否是天際上的雲朵所化,否則怎麼會如此親密相接。

只有天氣極好極好、天空湛藍湛藍的時候,你才能多看到一點慕士塔格峯的美妙。冰雪被璀璨的天光照射着,發出迷人的光華。不刺眼,只是高貴而聖潔。

可能是因爲距離的關係,公格爾九別峯顯得非常小巧。遠遠地懸掛在天際盡頭,宛如起伏的波濤一般。從土色的山腳,到藍灰的山脊,再到白色的峯頂,最後是縹緲的天空,一層層過渡,宛如一幅調色柔和的畫作。

近處的水面,則泛着銀色的光芒。你隱約能看見水中公格爾九別峯的倒影,卻又看不真切。

倒是翻湧的雲海,找到了自己飄舞的舞臺。不一會就變幻出各種形狀,讓人可以發揮自己無限的想象力。

幾間氈房低調地宣示着,這裏是有人居住的。想象一下,每天在這樣的環境裏生活、呼吸清爽的空氣、面對壯闊的風景,想必整個人的人生,都會變得特別起來吧。

那麼最後,我把這一份風景分享給你們。無論你們未來是否有機會可以親自來到這裏,哪怕只是看到照片,也是很幸福的。

我是琰棱

帶着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