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兩部大劇因爲太貼近生活頻繁出圈,劇中關曉彤飾演的梁爽和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她們的生活方式又再一次引起了人們對“精緻窮”的熱議。

面子上的富婆,卡里的“負婆”

《二十不惑》的最新一集(18集)中,梁爽不想按簽約公司要求一直賣火腿,提出解約,違約金需要30萬。舍友問她卡里還有多少時,她說“258,負的258元”。

她的舍友們很不解,梁爽粉絲幾十萬,收入挺高的,怎麼可能比她們還窮,信用卡還欠錢呢?梁爽也大方展示了日常錢的去向:滿櫃子的衣服、名牌包、大牌化妝品。

最後,迫不得已選擇賣包,選擇向舍友低頭,甚至放下面子向公司老闆道歉、延期付違約金。

而《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爲了讓自己享受更精緻的生活,月薪1.5萬,每月房租7500,家裏寄2000,用朋友的員工價買高級質感的鞋子......甚至用信用卡透支1.8萬來升遊輪艙。

外人眼裏光鮮亮麗的都市白領,回家後就是一個艱難的北漂族,喫着泡麪喝着純淨水而已。

爲了精緻,透支消費值得嗎?

很多人會問像梁爽、王漫妮這種生活到底值不值得?

有人說,人生苦短,即時享受生活纔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也有人說,認爲精緻窮沒有錯的,大概是還沒遭受過挫折。

如果要二者擇一,我更願意選擇後者。

去年7月底,朋友許芸說她和丈夫都辭職了,想來一場雲南、西藏、新疆的自駕遊,爲期三個多月。我很佩服他們的勇氣,工作說辭就辭,旅行想走就走,好不瀟灑。當然,這種是在她找我借錢之前的想法。

6月中,她來找我借錢時說:他們平時花錢大手大腳,加上他們去年旅遊四分之三的消費都是借貸的,旅遊回來後臨近過年就沒找工作,之後又遇到疫情。

旅遊借的錢、房租、租車回老家的錢、日常消費,兩人幾張信用卡、花唄、借唄、白條來回倒,可還是沒倒過來。到6月時,已林林總總欠下了47萬,還連累雙方家裏爲他們籌錢還債。

過自己喜歡的、光鮮亮麗的精緻生活固然美好,但也要在自己能負擔的條件下。

如果靠透支未來、借貸消費、分期付款的方式維繫着表面上的精緻,那窮得明明白白的你,真的能活得開心閃亮嗎?

而且,我一點也不覺得,這樣的自己,還有能力對抗這個世界給予的任何風險。就像奇葩說辯手詹青雲所說:我一天也不敢離開我的工作,一天也不敢不健康。

“窮”就是這樣一種感覺,它是一種對於未來的不確定和一種窘迫感。我一旦沒有收入進賬,我所享有的一切,就會迅速消失,甚至陷入違約、沒有錢付房租的窘境,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什麼資格要求“精緻窮”。

口袋裏剩餘的錢,纔是你生活真正的底氣

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有些事只有當你真正需要錢之後,你才能明白那種無力感到底有多絕望。

家人生病,你沒有辦法送他們去最好的醫院;孩子上學,你沒有辦法給他最好的教育環境;同事聚會,你會因爲沒錢而被孤立、嘲笑;

這不是情緒化的言辭,而是血淋淋的現實。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生活的底氣,是口袋裏的錢給的。

《人生的枷鎖》中有這麼一個觀點:“人不一定要積累多少財富,但至少這些財富可以讓你對很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說不。”

演員劉玉玲在一次訪談時曾說,父親的人生哲學對她影響很深,所以她工作後很努力的攢錢,這筆錢叫做“fuck you money”,其作用是,當你與老闆鬧翻,對方要解僱你,或是要派你去幹什麼很不人道的工作時,你便可以有底氣地炒老闆魷魚。

存錢不代表生活質量下降,培養合理的消費觀,放棄那些不符合現狀的消費習慣,會讓你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

正如於丹在《人間有味是清歡》中提到那般:過度消費的現象之所以屢見不鮮,源於人們內心普遍缺乏安全感,需要用外在的、物化的依託和提升,來確認自己生命的價值。但若內心豐盈,那些外在的精緻,不過是累贅。

我覺得我很好,無需向誰證明,也不需要誰的認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