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還想押寶小產權房“轉正”?廣州連拆兩違建,無補償!

每經記者 吳抒穎    每經編輯 魏文藝 盧祥勇    

小產權房不靠譜,廣州的小產權房業主應該有很深的體會。

今年以來,廣州已有多個違建的小產權房項目被拆除,7月21日,番禺We公館被拆;7月2日,白雲區江景花園的業主也被髮了限期搬離的通知。這類房產雖然價格比證件齊全的商品房價格低,但存在很大的風險,不僅是產權無法保障,連合同也多數都不具有法律效力,購房者要擦亮眼睛了。

住了10年的小產權房面臨拆除

今年5月,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下發《關於印發<廣州市“房地一體”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表示,小產權房一律不予確權登記、城鎮居民非法購買農村宅基地及地上房屋的一律不予確權登記、嚴禁通過不動產登記將違法用地合法化。

這表明,廣州的小產權房轉正不僅無望,而且風險極大。這個月,廣州就有兩個違建的小產權房有新動作,官方整治小產權的力度可見一斑。

據自媒體《廣州房產》《血拼廣州樓市》等,番禺大石We公館於2020年7月21日被實施拆除。

We公館所在地塊屬大石街村集體土地,違法建設者在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情況下建設了We公館商務樓。由於沒有合法報建手續,經規劃部門認定,We公館屬於無法採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影響的違法建設。此前,番禺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對We公館依法作出限期拆除的行政處理決定,並張貼公佈《限期拆除違法建設公告書》。

堅持了一年,這個項目還是沒有逃過被拆的命運。官方對這個項目的態度一直很堅決,據番禺融媒體中心的消息,爲避免福建泉州“3·7”違法建築坍塌事故等類似事件再度發生,番禺區在全區範圍內不斷加大對違法建設的巡查和整治力度。今年3月19日上午,番禺區開展行動,對大石街違法建設We公館在住人員進行勸離。

而位於白雲區的江景花園也面臨着與We公館相似的命運。

據廣東電視臺DV現場報道,7月2日,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政府黃石街道辦事處發出了一張公告,通知江景花園的業主和住戶,按《白雲區違法建設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班內公示關於印發《廣州市白雲區違法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的通知要求,經查,位於黃石街江夏村元下底3街2號的江景花園A、B、C、D、E棟建築物涉嫌違法建設,將依法拆除。

據業主介紹,當時是以“集資建房”名義買的江景花園的房子,產權上寫的是70年小產權房,宅基地證只有一個,其他人都是複印件。“7月2號那天,每一層樓每個牆面都寫了大大的拆字,貼告示讓我們半個月內搬走。”這也意味着,236戶業主住了10年的小產權房即將被當作違建拆除。而拆除違建,按規定政府沒有補償。

江夏社區的黨委書記表示,當年的確將這塊地租給一個梅州商人,目前租期未到期,“當時要求承租方要去國土規劃部門辦理相關手續,他們一直沒辦下來,建的過程,也到現在爲止都還沒完善。”

廣東公共頻道截屏

今年已拆除2583萬平米違建

小產權房的風險,應該被不斷提醒和關注。

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在接受鎂編採訪時也表示,以租代售的小產權房項目往往是違法用地、違規建設、違法銷售,屬於法律明令禁止的違法行爲。之所以以租代售,往往也是因爲沒有取得相關的用地手續,規劃手續,銷售手續,根本不具備銷售的條件。

他也提醒,即使有簽訂合同,但這種合同其實是無效的,從租賃角度講,租賃的房屋如果是違建,則租賃合同就是無效的,這是法律明確規定的。從銷售角度講,買賣的房屋是違建,則買賣合同也是無效的,這也是法律明確規定的。“買了這種房屋,正是因爲屬於違法建築,所以是很難得到法律保護的,有被拆除的風險,因爲沒有相關的手續,逃避了相關的監管,很多這種類型房子的質量也是得不到保障的。”

不僅如此,今年以來,廣州拆違的力度明顯加大,決心也很強。在DV現場的採訪中,黃石街城管執法隊隊長也表示,違法建築管也管過,也立過案,其中確實有歷史原因存在,但是廣州市三年拆違計劃在一步步清理原來歷史形成的違法建設。按照政策,拆除違建,沒有補償。

據南方Plus,6月18日,在廣州市第131場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新聞發佈會(廣州市城市更新九項重點工作專題)上,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新聞發言人介紹了廣州市的違法建設治理工作情況。

2019年,廣州全市拆除違建4800萬平方米,超額完成年度拆違任務。截至2020年6月15日,廣州全市共拆除違建2583萬平方米,拆違任務已完成過半,超過去年同期約265萬平方米。

記者|吳抒穎 編輯|魏文藝 盧祥勇 肖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