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股價一週暴跌31%!共達電聲重組突然告吹 遭投訴後收關注函 

記者 帥可聰 陳鋒 北京報道

歷時20個月,共達電聲一波三折的重組突然告吹。7月20日早間,共達電聲公告稱,收到間接控股股東萬魔聲學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萬魔聲學”)的書面通知,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受此影響,共達電聲股價連續下挫,一週累計暴跌逾31%。

共達電聲公告提到,終止原因包括萬魔聲學擬重新評估其他路徑登陸資本市場。萬魔聲學是否意欲登陸科創板?《華夏時報》記者就此向萬魔聲學相關人士求證,回應稱“看後續公告”。

在半年多前,共達電聲重組事項遭到證監會否決,但公司此後仍決定繼續推進。如今驟然宣佈終止,令人噓唏的同時,也引發不少投資者質疑。

7月24日,在接到投資者投訴後,深交所向共達電聲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補充說明終止重組具體原因、終止重組是否違反前期協議約定、終止對上市公司具體影響等問題。

股價暴跌三成

共達電聲重組事項已醞釀長達20個月,推進過程可謂一波三折。

2017年12月,萬魔聲學通過全資子公司濰坊愛聲聲學科技有限公司收購了共達電聲原控股股東濰坊高科電子有限公司持有的5498萬股(佔共達電聲總股本的15.27%),成爲共達電聲的間接控股股東。

2018年11月15日,共達電聲首次披露吸收合併萬魔聲學暨關聯交易預案及相關文件。根據該預案,共達電聲擬通過向萬魔聲學全體股東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萬魔聲學100%股權,從而對萬魔聲學實施吸收合併。交易完成後,萬魔聲學將註銷法人資格,共達電聲作爲存續公司,將承接萬魔聲學的全部資產、債權、債務、業務、人員及相關權益,萬魔聲學的全體股東將成爲共達電聲的股東。

重組期間,共達電聲兩次收到深交所問詢函,公司隨後予以回覆。2019年12月12日,經證監會併購重組審覈委員會審覈,共達電聲重組方案被否。未獲通過的原因主要是,併購重組委認爲:標的資產近三年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更的披露不充分、標的資產銷售和利潤來源對關聯方依賴度較高,不符合有關規定。

不過,儘管遭證監會否決,共達電聲此後仍然決定繼續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直至2020年6月18日,共達電聲還披露了重組進展公告。當時公告還稱,“本次交易的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公司及相關各方正在開展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審計、評估工作以及審批程序等各項相關工作。”

出人意料的是,短短一個月後,共達電聲重組戛然而止。7月20日早間,共達電聲突然公告稱,公司於7月18日收到間接控股股東萬魔聲學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書面通知,公司擬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受此影響,共達電聲股價應聲暴跌。7月20日、21日連續跌停,7月22日大跌6.38%,7月23日再度大跌9.91,7月24日儘管微漲0.2%,但一週累計下跌仍達31.5%。公開資料顯示,截至7月20日,共達電聲股東戶數爲52354戶。

擬其他路徑上市

天眼查資料顯示,共達電聲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專業的電聲元器件及電聲組件製造商、服務商和電聲技術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

成立於2013年的萬魔聲學主要業務爲耳機及關鍵組件的研發、設計、銷售以及相關技術知識產權的授權服務。公開資料顯示,其創始人謝冠宏在富士康工作10年,曾是富士康最年輕的事業羣總經理。2016年,知名藝人周杰倫還曾宣佈以股東的身份加盟萬魔。

不難看出,共達電聲與萬魔聲學同屬於聲學領域。然而,重組推進近兩年,爲何突然終止?共達電聲在公告中披露:“受新冠肺炎的影響,雖然標的公司(萬魔聲學)有序復工復產,積極經營,業績持續增長,但增幅仍不及預期,完成2020年的業績承諾存在不確定性。與此同時,鑑於本次重組歷時較長,國內證券市場環境和政策已較本次交易籌劃之初發生較大變化,標的公司擬重新評估其他路徑登陸資本市場。”

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各行各業都不同程度受到影響。根據此前發佈的重組草案,萬魔聲學曾作出業績承諾,若吸收合併於2020年完成,則2020年至2022年度的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不低於2.2億元、2.85億元和3.57億元。

更值得關注的則是萬魔聲學“擬重新評估其他路徑登陸資本市場”。一年前,科創板橫空出世,行情已是如火如荼。《華夏時報》記者就“萬魔是否欲上科創板”向萬魔聲學相關人士尋求置評,這位今年1月申請辭去共達電聲董事一職的人士回應稱,“這個要看後續公告。”

共達電聲前途未卜

對於共達電聲而言,在重組告吹之後,無疑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共達電聲2012年2月在深圳中小企業板上市,但上市後業績一直不溫不火,甚至不如上市之前。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上市前的2010、2011年,共達電聲扣非歸母淨利潤均超4000萬元。但在上市後的2012年至2016年,分別爲3659萬、-615萬、1625萬、805萬、1018萬。2017年,共達電聲扣非歸母淨利潤更是鉅虧1.8億元。

2017年末,萬魔聲學間接控股共達電聲後,共達電聲業績很快有所改觀。2018年扣非歸母淨利潤虧損大幅縮減至2025萬,2019年更是盈利3173萬元。

如何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是擺在共達電聲面前最大的難題。公司近期在深交所互動平臺上也表示,重組的終止並不是公司發展的終止,自萬魔聲學間接控股公司以來,公司高效解決了高比例質押、缺乏流動性、經營困難等問題,在轉換經營思路、管理團隊建設、新產品研發和市場開拓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下一步,公司將深耕先進傳感器、換能器、微機電等半導體設計封測、零件及模組的製造,全力支持智能手機、智能穿戴、智能汽車、智能健康、智能家居等領域的發展,抓住行業發展機遇實現自身的快速發展,使公司成爲行業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因重組告吹導致共達電聲股價連續暴跌,已引發一些投資者心生不滿。《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質問上市公司“草率終止是否對投資者負責”“投資者的損失誰來負責”“不怕引發集體訴訟嗎”。

共達電聲在一則回覆中表示,“本次重組,已歷時近兩年,國內證券市場環境和政策已經發生較大變化,而重組雙方都因受限於重組事項無法進行其他的重大投融資活動,已經嚴重影響了各自的發展。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終止重組,也是爲抓住機會、獨立發展創造條件。獨立發展的上市公司,可以更好地聚焦主業,深耕專業領域,走智能聲學厚積博發的道路,相信公司會越來越好,這也是對投資者最大的負責。”

而不止於此,共達電聲重組終止引發的風波還在繼續。7月24日,深交所向共達電聲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補充說明終止重組具體原因、終止重組是否違反前期協議約定、終止對上市公司具體影響等問題。關注函提到,“我所接到投資者投訴,稱其撥打你公司諮詢電話,工作人員所述事項與公司公告不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