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津金牛副總經理孫新華對電池網表示,電解液企業保持15-20%的毛利率,才能保持行業良性發展。國內電解液行業無序價格競爭,只追求價格,不追求產品質量,導致國內市場低端產品過剩,電解液企業的毛利潤不斷下降,甚至出現產量不斷增加,虧損也逐步擴大的現象。

電解液 圖片來源/杉杉股份

自2018年以來,由於供應過剩加劇,且上游主要原材料鋰鹽、溶劑、添加劑價格持續波動,電解液及六氟磷酸鋰價格長期低位運行,目前仍呈現小幅下降趨勢。

從上市公司的公告中,電池網整理發現,2019年,天賜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毛利率爲27.16%,新宙邦鋰電池化學品業務毛利率爲25.47%,杉杉股份電解液業務毛利率14.4%,天際股份六氟磷酸鋰業務毛利率16.07%;延安必康六氟磷酸鋰業務毛利率12.99%;多氟多鋰電池及核心材料毛利率14.26%……不管是電解液還是六氟磷酸鋰企業,毛利率普降趨勢明顯。

業績與毛利率分化

不過,就在本月,已有電解液頭部企業宣佈產品毛利率提升,上半年業績預喜。

7月6日晚間,天賜材料發佈公告,大幅上修了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盈利30,500萬元-32,5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上升503.72%-543.31%。修正的主要原因爲鋰離子電池材料電解液產品銷量及日化材料及特種化學品事業部卡波姆高毛利產品銷量和銷售額增長超出預期,產品結構改善明顯,產品毛利率提升。

7月13日晚間,新宙邦公告,預計上半年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盈利2.28億元–2.41億元,同比預增70%-80%。新宙邦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原因是受新能源汽車行業逐步升溫影響,鋰電池化學品國內外市場需求增長,公司收入和盈利同步提升;另一方面是有機氟化學品市場含氟醫藥、農藥中間體產品及環保型含氟表面活性劑市場需求大幅增長,提升了公司業績;電容器化學品也保持了穩中有升的業績。

電池網注意到,新宙邦此前在2019年年報也表示,目前,國內鋰電池電解液市場的國產化率超過90%;日本及韓國市場上,日本三菱宇部及韓國PANAX等國外廠商仍是主要供應商;隨着近幾年的技術積累和進步,部分國內廠商逐步向國際市場和向在華的日韓鋰電製造企業供應電解液。國內外鋰離子電池電解液行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呈現向行業幾家龍頭企業集中的趨勢,最終該業務毛利率將進入並維持在一個合理水平。

但從目前已發佈上半年業績預告電解液產業鏈企業業績預告來看,預計業績上升的僅有天賜材料、新宙邦,其他幾家均預計業績出現不同程度下滑。而對於電解液產業鏈中小企業來說,業績下滑甚至虧損現象也較爲普遍。

“電解液企業保持15-20%的毛利率,才能保持行業良性發展。”天津金牛電源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孫新華對電池網表示,國內電解液行業無序價格競爭,只追求價格,不追求產品質量,導致國內市場低端產品過剩,電解液企業的毛利潤不斷下降,甚至出現產量不斷增加,虧損也逐步擴大的現象。

孫新華呼籲,電解液企業要不斷地根據電池的產品進步,不斷地投入開發費用,與電池廠共同開發電解液產品,還要不斷地提高產品質量,滿足動力電池的需求,過低的毛利率也就成了單一仿製加工廠,沒有技術可言,跟不上電池的發展勢頭。

原材料自供率提升

提升電解液業務毛利率,原材料自供率的提升是有效途徑之一。

目前,多家電解液產業鏈企業已開啓從溶劑、關鍵添加劑、新型鋰鹽等原材料製備再到電解液生產的一體化經營體系:天賜材料(添加劑+鋰鹽+電解液)、新宙邦(添加劑+鋰鹽+電解液)、寧波杉杉(六氟磷酸鋰+電解液)、天津金牛(六氟磷酸鋰+電解液)、多氟多(六氟磷酸鋰+電解液)、石大勝華(溶劑+添加劑+六氟磷酸鋰)。

今年6月份,天賜材料在接待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近一年來的項目主要是以產能擴充及佈局關鍵原材料爲主。公司根據公司客戶及市場需求的預測,提前做好產能儲備,以便在未來搶佔先機。同時,通過實現關鍵原材料的自產,提高公司產品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當月,新宙邦也在與投資者交流互動時表示,電解液簡單配製,毛利只有10%左右,回款慢;而鋰鹽、添加劑、溶劑混配工藝以及針對不同的配方和體系提供解決方案,更能維持較好毛利率。

孫新華也透露,2020年是天津金牛提升產能年,公司在天津4000噸/年六氟磷酸鋰及3萬噸/年電解液的新工廠建設進入實施期。

此外,4月20日晚間,石大勝華公告,公司擬成立孫公司東營石大勝華綠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設5000噸/年動力電池材料項目,項目預計投資7.25億元,建設期爲2年,主要生產二氟磷酸鋰、二氟草酸硼酸鋰、四氟硼酸鋰、氟化鋰、雙氟磺酰亞胺鋰、雙三氟甲烷磺酰亞胺鋰等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大衆汽車入股國軒高科、梅賽德斯-奔馳入股孚能科技、本田入股寧德時代等消息接連傳出,整車企業和電池企業的合作日漸深化。

“中國是製造大國,國內鋰離子電池經過近幾年高速發展,從產能、質量上都在世界市場上佔據着重要的地位,也引來國際車企頻繁出手,入股國內電池企業。”孫新華表示,“國內正負極、電解液、隔膜都有較強的產能優勢及價格優勢,支撐着未來鋰離子電池較高的競爭優勢,國際車企入股國內電池企業,會提出相應規範要求,從而改善國內無序競爭現象。”

“不光是給市場帶來了增量,也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從這個層面說,這對電解液領域都會帶來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對品牌電解液企業是利好。促使電解液企業新品開發,抓精細化管理,對車企長期拖欠供應商的貨款也會發生改變。”孫新華進一步解釋說,動力電池企業加快與國際車企合作,首先要有可靠的品質,這無疑對材料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