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直播】

川財2020中期策略會|食品飲料:集中度提升與消費行爲改變爲主線

廣發基金姚曦:中芯之後,我國芯片市場投資價值分析

上交所鄭力海、華夏餘昊:如何使用ETF和衍生品進行資產配置?

國盛張啓堯、華夏軒偉:爲何看好科創牛?科創50指數投資價值分析

川財2020中期策略會|海外:疫情下全球資本市場的挑戰與機遇

鄭志勇:“黃金坑”來了如何選擇好基金

長盛基金郭堃、長江證券鄔博華(金麒麟分析師):如何看待新能源行業?如何挖掘長期牛股?

華盛證券鍾俊鏘:波動市場中的港股防守策略

溫莎資本熊琦:業績爲王——一切不能兌現業績的上漲都是耍流氓

原標題:科創板“造富”神話:7位百億富豪,總身家超1600億!“95後”小鮮肉也上榜

來源:全景網

科創板這一年,催生一大批百億富翁。

剛剛,科創板度過了一週歲生日。截至7月23日收盤,科創板已從最初的25家公司拓展到140家,總市值超過2.99萬億。

過去一年,科創板也表現不俗。截至7月23日,科創板上市企業首日平均漲幅爲163.97%,其中國盾量子(688027)在上市首日暴漲923%,創下科創板最高漲幅紀錄。

從上市後表現來看,有11家公司股價實現翻倍,其中碩世生物股價漲幅最高爲606%。同時,一年來,科創板也誕生了5家千億級上市公司,包含中芯國際、金山辦公、寒武紀、中微公司、滬硅產業,除金山辦公之外,其他4家均是芯片相關公司。

隨着股價攀升、市值暴漲,科創板也催生了7位百億富豪,身家最高接近400億,最年輕的是95後。但資本市場的財富也是流動的,隨着公司股價的調整,這些富豪們手頭的財富也會相應縮水,甚至跌出百億榜單。

“玻尿酸女王”成科創板首富

在明星公司雲集的科創板,或許誰都沒想到,科創板最富有的女人會是華熙生物的老闆趙燕。

華熙生物靠一瓶成本不到20元的玻尿酸撐起了一年18億的營收規模。2019年,華熙生物的主營業務毛利率達到79.66%。從其財報來看,醫美行業的確是一個暴利行業。

回溯趙燕的發家史,在2000年之前,她還沒有和玻尿酸有任何關聯。

1990年代開始在海南淘金的趙燕,靠地產、外貿等業務積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2年,她在海南創立海口市振東區華熙實業公司等4家公司,在服裝、百貨、旅遊生意上多面開花。1993年,其商業軌跡拓展至北京、山東和天津多地,業務也延伸至外貿、地產、通信技術、金融投資、生物科技等領域。

至此,趙燕的人生儘管已經積累一部分財富但與玻尿酸還沒有交集。

一直到2000年,趙燕在北大EMBA研修時認識了山東福瑞達生物化工的郭學平博士。彼時,經營一年多的福瑞達生物化工已經前後投入800多萬元,卻仍深陷虧損狀態。“玻尿酸”對於大家而言,還是一個十分陌生的詞。

2004年,趙燕借福瑞達化工增資擴股之機拿下了其控制權,專注發酵法提取玻尿酸的商業轉化,隨着產能迅速擴張,該公司也隨之跑進了行業前列。僅用了一年時間,華熙生物已經成爲全球最大的玻尿酸生產研發企業。

2008年11月,華熙生物科技登陸港股市場,成爲玻尿酸第一股。至2016年年底,華熙生物的市值由此前的不足4億港元升至近60億港元。

但對於這一估值,趙燕並不滿意,於是,趙燕於2017年將華熙生物科技私有化。

2019年11月6日,華熙生物在科創板上市。截至7月23日,華熙生物總市值爲670億元。這一市值較港股時期大增近10倍。

截至2019年年報,作爲華熙生物的實際控制人,趙燕持直接及間接持有華熙生物近59.06%股權,由於股權集中,趙燕也成爲科創板首富,截至7月23日,其持股市值約爲395.7億元。

“天才少年”躋身科創板百億富豪榜

7月份,科創板迎來2家芯片公司,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7月中旬,被稱爲“國內芯片龍頭”的中芯國際(688981)登陸科創板,股價飆漲202%,總市值飆升至2813億元,單日成交金額480億元。

隨後的7月20日,跨過種種質疑,國內“AI芯片第一股”寒武紀(688256)正式登陸科創板。該公司發行價爲每股64.39元,開盤大漲288%至每股250元,市值一度突破1000億元。

兩家芯片巨頭上市首日接連大漲,再度折射出國內各界對芯片行業的熱情和期盼。同時,隨着公司市值暴漲,寒武紀背後年輕的創始人陳天石身家也水漲船高,並迅速成爲科創板“首富”。

陳天石是一位傳奇人物,出生於1985年,16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二十出頭就博士畢業,31歲研發出首款人工智能芯片,在AI芯片研究領域已有超10年經驗。如今,35歲的他,僅用了4年時間,就帶領寒武紀登陸了資本市場。

招股書顯示,本次發行前,寒武紀控股股東陳天石直接和間接合計持股約34.36%,以發行後股份來估算,陳天石直接和間接持有寒武紀發行後股份比例約爲30.92%。若以7月23日收盤後的總市值計算,其持股市值達到34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市之前,寒武紀也已完成6輪融資。中科院創投、阿里創投、科大訊飛也都在其股東陣營中。而這些前期投資股東同樣浮盈近10倍。

“95後”躋身科創板百億富豪

在資本市場,家族企業實際上是較爲常見的。

2020年2月登陸科創板的百奧泰(688177)便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該公司實際控制人易賢衷、關玉嬋及易良昱通過間接持股方式合計控制公司59.27%的股份,擁有公司的實際控制權。三人正是一家三口。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儘管一家人控制了近6成股份,但持股比例最高的並非父親易賢忠,也不是母親關玉嬋,而是95後兒子易良昱。

從2019年財報來看,易良昱未擔任上市公司中的重要職務。但其合計持有百奧泰40.93%的股份。

若以7月23日百奧泰245.88億元的總市值計算,易良昱所持股份市值100.6億元,或成爲科創板最年輕的百億富豪。

而相對於天才少年、辛苦投資創業等富豪,有網友認爲,這位年輕人可以說是“躺着賺錢”。

富豪榜上的常客:雷軍

科創板的百億富豪中也有一些大家熟知的人物,例如雷軍。於2019年11月份登陸科創板的金山辦公(688012)已是雷軍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從股權結構來看,天眼查信息顯示,雷軍持有金山辦公約14.72%的股權。若以7月23日金山辦公的1833.86億總市值計算,雷軍持股市值接近270億元。

實際上,今年2月登陸科創板的石頭科技也被認爲是雷軍系的一家上市公司。這也是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小米生態鏈企業。

上市當日,雷軍曾在其公衆號發文祝賀石頭科技在科創板成功上市。不過,從具體持股來看,雷軍未出現在股東名單之中。

除此之外,出現在科創板百億富豪榜單的還有神州細胞的謝志良、財富趨勢的黃山、華興源創的陳文源等。

值得注意的是,華興源創的陳文源也因較高的持股比例成爲科創板的首富。IPO前夕,陳文源、張茜夫婦合計持有公司93.15%的股份,發行後陳文源持股比例仍高達74.24%。

IPO之後,陳文源夫婦也因財富增值而躋身胡潤百富榜單,身價最高時接近220億元。但隨着股價回調,其持股市值也相應縮水。若目前持股未變動,陳文源持股市值爲140億元。

不過,據wind數據顯示,華興源創前十大股東有減持行動,但其公告暫未披露陳文源最新持股情況,但從減持情況來看,陳文源所持股份有所減少,相應其持股市值也將再度縮水。

7位百億富豪一日蒸發120億身家

可以看到,過去一年,科創板造福效應顯著。但面對已經到來的“解禁潮”,市場也存在擔憂。僅在7月23日盤後,據不完全統計,就有包含光峯科技、西部超導、容百科技等在內的8家公司披露了預減持公告。

其中也不泛有億萬富豪的身影,如容百科技的王順林,其直接及間接持有容百科技2517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5.68%,本次預減持不超過1320萬股,按當日收盤價31.01元計算,減持市值最高爲4.1億元。

另一方面,資本市場本來也是有漲有跌,因爲這些百億富豪的財富也是浮動的。

君實生物實控人之一的熊俊爲例,其持股佔比約爲10.01%,上市首日,君實生物總市值達到1129.77億元,以此計算,熊俊身家突破110億元。但隨着公司股價調整,其身家也縮水至不足100億元。

7月24日,大盤進行深度調整,科創50指數收盤跌7.02%,報1389.31點。140只科創板股票僅有7只收漲,跌幅超過10%的個股近30只。僅一日,科創板總市值就蒸發了

機構人士認爲,隔夜外盤下跌、科創板減持是今日大跌的主要影響因素。受此影響,上述幾位百億富翁的財富也累計縮水120.86億元,其中百奧泰的易良昱其持股市值縮水至90億元附近,直接跌出了百億榜單。

對於未來,也有部分機構人士持續看好科創板。

國盛證券策略張啓堯團隊認爲,今年三季度在短期的藍籌大漲、均值迴歸後,市場仍將繼續迴歸結構主線,而科創、科技將是三季度最強主線。創業板註冊制等資本市場改革加速落地、科創50指數發佈、中芯國際上市等因素均將催化科技行情,科創板有望成爲主戰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