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時代的進步,現在的父母們更加註重孩子的教育,現代教育觀念流行下,一些傳統的教育方式受到不少的爭議,甚至被譴責,比如素來講的“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中國傳統教育觀念影響下以打來懲罰孩子的教育手段。

很多家長現在都意識到了對待孩子犯錯用暴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甚至有可能還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留下陰影,讓孩子變得暴力、敏感、反感父母,親子感情被淡化。但是面對孩子的調皮搗蛋,特別是一些孩子太“熊”了,簡直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性子,這樣的“熊孩子”不教訓只會之後惹下更大的禍事,教訓的話,打又打不得,罵又罵不聽,於是很多家長都束手無策了。

然而面對“熊孩子”是一定要教訓的,並且這個教訓還得讓他們記住,及時採取措施,要讓他們明白自己錯在哪了和爲什麼錯了,這時候不妨試試“計時隔離”的教育方法。

什麼是“計時隔離”?

“計時隔離”是一種在美式教育裏流行的管教方法,在美國的一檔真人秀節目《超級保姆》中受到許多家長的關注和效仿,目前在美國的家庭教育中,百分之九十的父母在面對自家孩子犯錯時,都會採取“計時隔離”的教育方法。

“及時隔離”指當孩子脾氣失控、出現不良行爲,比如搶玩具、罵人、打人、沒有滿足到自己的心願就在地上撒潑打滾犯渾等等一系列情況時,把孩子帶到一個獨立的空間,將他和其他人和娛樂遊戲隔離開來,從之前的環境中暫時解脫出來,讓孩子的時間和情緒暫停,給孩子思考緩衝的時間和空間,一個人獨自冷靜反省後,在孩子心智回籠、情緒失控後再尋求問題的解決辦法。

讓孩子在牆角一個人“計時隔離”,用一種對比暴力體罰而言相對溫和得多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既能嚴厲地讓孩子明辨事情的對錯,又不至於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傷害,往往能收穫不錯的效果,得到家長們的青睞。

但是由於各家的情況並不相同,每一位父母對“計時隔離”的理解和使用也不相同,所以容易造成一些父母在使用“計時隔離”時踏入誤區、使用錯誤,收穫反向效果。

根據波特蘭俄勒岡衛生與科學大學的研究報告,至少有85%的家長在對孩子使用“計時隔離”的方法時會犯錯,錯誤使用的“計時隔離”對於孩子來說就是“育兒毒藥”。

使用“計時隔離”時,易犯的兩大錯誤

1. 不分錯誤大小,頻繁使用“計時隔離”

有些孩子是很接受“計時隔離”這一套的,因爲他們大多在一個獨立空間時會冷靜下來,然後感到孤獨,甚至是害怕,把這當成一種做錯事的懲罰,所以在每次孩子犯錯時使用,家長都會覺得“計時隔離”擁有奇效,孩子一下子就變乖巧了。

因此,部分家長屢用不鮮,不論孩子犯了大錯小錯,哪怕是因爲孩子喫飯的時候沒有專心這樣小小的事情也要“計時隔離”。家長往往過於依賴“計時隔離”,這其實也是家長的一種懶惰行爲,把孩子的教育問題推給單一的“計時隔離”來解決,雖然簡單,但是後患無窮。長此以往,“計時隔離”只會越來越沒用,孩子對此感到疲乏,同時失去對家長的信任。

2. 在“隔離”期間給孩子關注

“隔離”實際上是一種冷處理,它最大的作用是讓孩子情緒穩定下來,可以接受安撫和聽得進家長的話。孩子在“隔離期間”可能並不會思考太多的錯誤原因,更多的在想爸爸媽媽的注意力不在我這裏了,甚至想要通過一些小動作吸引家長的注意力。

所以這時候家長不要隨意給孩子過多關注,讓孩子待在自己可以觀察到的、確保沒有安全隱患的地方,但是不能因爲一點小動靜就跑過去,孩子哭一哭就把注意力輕易迴歸到孩子身上。適當的放手,積極化的暫停,父母要冷靜地表達出對於孩子犯錯的不認同的態度。

如何正確運用“計時隔離”?

1. 先給“隔離”警告

孩子犯點錯,不能說直接就把他拎到一邊進行“計時隔離”,讓孩子毫無心理準備,孩子可能會不聽話、不配合,而且這樣的突然也會嚇到孩子。

我的朋友麗麗家運用“計時隔離”就用的不錯,首先她跟她女兒有一個約定:如果孩子犯錯在媽媽提醒兩次後還沒有改正,就會先有“隔離警告”,再犯一次自己就要在媽媽的提醒下乖乖、主動地去“隔離角”。

雖然她女兒有的時候會情緒失控,但在“隔離警告”後她也能遵守約定,哭哭啼啼、委委屈屈地自己走過去,這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了。俗話說“事不過三”,孩子犯錯在提醒下能夠當場改正最好,但是還要再犯,就可以試着採用“計時隔離”的辦法。

2. “計時隔離”一定要計好時

“計時隔離”就一定要計時,不能說讓孩子待在角落裏隔離反省,大人就放飛自我去玩了。雖然不能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但一定要在可觀察範圍了,有意無意地時不時瞟一眼,看孩子冷靜下來就可以過去跟他談談了。

一般來說,三歲左右的孩子,三到五分鐘足夠,五到八歲的孩子,十分鐘左右也是可以的,等他們哭夠了、鬧夠了,不良情緒都得到發泄完了,也知道哭鬧是無益於解決問題的時候最佳。斯塔茨博士在“計時隔離”的時長方面建議,把孩子隔離到完全停止發牢騷爲止,即便可能需花上半個小時的時間。

“計時隔離”用好了就是育兒高招,用不好就是育兒毒藥,而好與不好、成與不成,全在家長要如何使用。爸爸媽媽們在採用“計時隔離”的教育方法時要充分結合自家孩子的情況考慮,避免踏入誤區,堅持原則,逐步掌握“計時隔離”的育兒技巧,幫助孩子心智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