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調解速裁團隊:舒翔團隊

2019年,豐臺法院舒翔團隊結案3091件,勇奪豐臺法院民商事結案狀元。

團隊通過構築“橫縱斜”分工格局,創新“三化四分”工作方法,打造流程性規範、成效顯著的示範團隊。舒翔法官相關事蹟在人民法院報、最高人民法院網站等刊登。

2019年,已是舒翔進入豐臺法院工作的第10個年頭,但作爲速裁法官,舒翔說她還很年輕。2017年,舒翔成爲了豐臺法院速裁庭新型審判團隊負責人,不同於以往,這個團隊由兩名助理、兩名書記員另加幾個調解員組成,作爲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他們的戰鬥力不一般,取得的成績也令人矚目。2019年,團隊審結案件3091件,位列豐臺法院民商口冠軍,業績考覈居全市速裁法官第五名,團隊連續兩年榮獲“北京法院十佳調解速裁團隊”榮譽稱號。

祕笈一

實踐+思考=機制創新

最初,面對團隊“1+2+2+N”的人員配置讓舒翔壓力有些大,但靠着一股軸勁和衝勁,舒翔帶着團隊在摸索中前進,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工作上了軌道,每個人都變成了獨當一面的能手。舒翔團隊堅持通過審判實踐探索機制創新,將機制創新轉化爲實踐效能。

2019年7月,團隊收到了一大批教育培訓合同糾紛,案情大體一致:家長爲孩子報名了暑期培訓班,而輔導機構因授課場所不合格、不具備培訓資質等原因突然停課,找上門去後發現培訓機構早已人去樓空,心急如焚的家長便紛紛訴至法院要求退回學費。該系列案件當事人衆多,家長們紛紛表示不希望案件糾紛影響自己的工作,再加上還要照顧孩子,希望對案子快審快判。瞭解案情後,舒翔決定採用“要素+集約”的方式審理,在要素示範表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根據案情提煉出“學費”“課時數”等審理要素,制定了《教育培訓合同糾紛要素表》。不料第一天發給家長適用時,很多家長就分不清“課程數”和“課程期間”等要素名稱,“課程單價”也是隨意計算,每個人的要素表都填寫得不一樣,看到這些問題,舒翔深刻反思,覺得解決問題的關鍵要站在家長的角度,將自己作爲一個第一次打官司的普通人來設計要素表。

隨後,她和團隊轉變要素表設計思路,將由家長填寫改爲由家長確認,大家加班加點完成了新的要素表。庭前組織家長一一確認覈對,審判要素達到了100%的準確確認,案件爭議焦點明確、事實清楚,之後的庭審順暢進行,庭後法官批量生成判決書,實現了裁判文書立等可取。家長們沒想到這麼快就拿到結果了,“我還擔心訴訟會不會出岔子,沒想只要覈對一下表就行,連勝訴判決書都拿到了,只請了半天假官司就搞定了”。就這樣,舒翔團隊通過精進改良要素表的方式將101件教育培訓合同類糾紛高效化解。

團隊不僅注重要素式調審的緊密銜接,還創新文書體裁,並在消費者維權類買賣合同糾紛中展開試用,“打鉤式”判決書在事實認定部分提前詳盡列舉案件相關情況,如商品存在過期、包裝瑕疵、標籤瑕疵等情況,由審判法官在製作文書時結合案情直接勾選。整個文書“一目瞭然、一看就懂”的特點也受到了當事人的一致好評。

祕笈二

吹哨報到+訴源治理=解紛實效

“感謝法官,這麼快幫我們追回了欠款,避免了對抗紛爭,讓我們雙方有繼續合作的可能。”一家線纜企業的負責人致電舒翔對幫助企業追回欠款300多萬表示感謝。

去年5月,豐臺法院與全國非公黨建先進典型時代風帆樓宇黨委建立共建關係。雙方以“點站式”調解工作爲依託,通過“黨委吹哨,法官報到”的形式探索法院訴源治理工作的新模式。“吹哨報到法官團隊”是舒翔團隊的新身份。

時代風帆樓宇黨委位於高樓林立的馬家堡商圈,1000多家企業星羅棋佈,有2萬名從業人員。在這個“豎起來的社區”裏,各類經濟糾紛數量也一直高居不下。剛入駐不久,舒翔團隊就幫助化解了轄區的一起陳年糾紛。轄區內某線纜公司,分別爲8個建築公司提供近300萬的線纜後,一直未能收到貨款,給公司經營造成很大壓力,也成爲樓宇黨委一直以來的揪心事。一聲“哨響”,舒翔便與專業商事調解律師組成調解團隊前往平臺報到響應,經過溝通,公司負責人直言線纜欠款是陳年舊賬,已成爲他心中的一塊心病,在線覈實材料後,細緻梳理案情,舒翔發現這8起糾紛,歷時較久,欠款短則4年,長達8年。因爲經手人員多次變更、施工場地已驗收交付等原因,加上欠款方建築公司的不予配合,調解陷入僵局。

要不回來錢,舒翔也着急。反覆翻看案件材料,盯着欠款方“xx建築公司”的名字好久,舒翔有了主意,既然這批糾紛發生在建築行業中,那麼就可能存在合作主體、分包主體分散等建築工程類糾紛普遍特點,想到這,舒翔迅速調整工作思路,和調解員一起聯繫線纜公司,聯繫查找各個具體項目的負責人和其他關聯主體,明確了各項目債務的新繼受人,後又再接再厲,與調解團隊多次赴現場與各負責人分別溝通商議,線上協調指導,終於成功找到化解糾紛的突破口,對8起欠款糾紛逐一擊破,全部自動履行。

祕笈三

提煉總結+宣傳推廣=可複製工作模式

2020年5月,國家法官學院舉行的首屆精品課程評選活動結果出爐,全國法院共28門課程被評定爲國家法官學院精品課程,而舒翔團隊的“多元調解+速裁” 案例教學課程名列其中。

談及此次課程經歷,舒翔感覺既榮幸又感恩。從事速裁工作三年多,做的、寫的、想的都是調裁工作,尤其是團隊建設方面,遇到過諸多困難,吸取過不少教訓,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寫論文、做調研之外,一直希望能夠用一種更加鮮活、直接的方式表達速裁工作。

“當時一個比較‘大膽’想法跳出來,能不能以我們團隊的真實運作流程爲切口,展現分調裁工作的動態樣貌?”舒翔是個實實在在的行動派,一個星期加班寫了授課提綱,之後就開始了三個月的起草、打磨。下班後、假期裏,市面上的相關書籍、網絡上的相關材料她全過了一遍,加上之前總結的心得體會,形成了十萬字的文字材料。之後就是怎麼讓內容以符合受衆的認知邏輯的方式展現出來。回憶準備課程的經歷,舒翔說:“每天都是各種天人交戰,否定又否定,推倒再重來。”講稿前後改了14版,劇本改了11次,舒翔才覺得可以定稿。

劇本打磨過程中,團隊夥伴給了舒翔巨大的支持和幫助,這個細節沒說清,那個環節有問題,大家各抒己見、集思廣益,認真篩查覈對、查漏補缺。團隊助理徐舒揚自速裁團隊成立起就一直從事多元調解對接與速裁審判輔助工作,從案件甄別、與調解員溝通到對接速裁案件的審理全程參與,對於案件推進流程瞭然於心,劇本修改過程中她又化身“挑錯小幫手”,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力求精益求精。

團隊助理譚澤泓也是一名紮根多元調解與速裁工作的“老兵”,譚澤泓發揮自身善於講好故事、能夠總結昇華的特長,變身“總結小助手”,優化劇本結構和內容,讓信息的輸出更加緊湊集中,並在劇本中加入了許多生活化的有趣細節,讓表演的效果更加生動活潑。

劇本排練過程恰逢國慶慶祝活動彩排,徐舒揚、譚澤泓經常是白天忙着排練慶祝活動,晚上忙着記臺詞、加動作。“師傅,我週末有空,咱們可以週末再走一趟。”“師傅,我覺得咱們可以自己錄像看着錄像自己再挑問題。”十足的幹勁兒和活力,不停的改進再改進。最終舒翔和小夥伴們的課程收穫了超出意料的反響。

祕笈四

堅守崗位+預防化解=抗擊疫情急先鋒

自疫情爆發以來,審判工作迎來新挑戰,疫情防控重如山,司法保障不能停擺,舒翔敏銳察覺到,應當及時切換工作模式,利用好線上庭審這把助力審判的“金鑰匙”,線上線下雙軌並行既刻不容緩,也是升級審判工作模式的良好契機,而新的審判模式需要新的團隊運行機制才能釋放效能。當舒翔把這個議題擺上桌面時,隊員們立足自身角度熱烈討論、各抒己見,在多種觀點的碰撞下,最終形成了以法官爲審判核心,以徵詢當事人在線庭審意願、庭前設備調試等工作爲常規辦案流程,以單線辦案向線上線下兩路並進轉型的團隊運行新模式。

將零散的工作思考進行梳理、精雕、昇華,已經成爲舒翔團隊成員的工作習慣。疫情期間,團隊成員也將這樣的深思和提煉延伸到審判工作之外。針對當事人可能出現的操作差錯,彙編成圖文並茂的《在線庭審注意事項》;起草《疫情期間在線庭審倡議書》,針對電子訴訟適用中的規則確認問題、疫情防控導致的線下培訓課程停擺問題,撰寫調研材料;立足社區防控工作重點,梳理典型案例、製作法律提示;針對小企業經營的普遍性問題,製作系列網課,幫助企業完善管理;針對租戶因經營問題要求退租的集中性問題,建立網絡工作羣,聯合調解員進行協調;針對疫情引發的類型化教育培訓合同,開設普法直播課程,促進和諧化解糾紛。

今年6月中旬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爆發時,舒翔團隊更是開啓了“居家庭審工作模式”,帶領團隊成員雲端開庭,團隊內部既有分工又彼此幫助關注每件案件的細節,主動補位,在案件審判各個環節中緊密配合,實現團隊的穩定運轉。

捍衛公正自是法官風範,艱難曲折方顯團隊本色。舒翔團隊將一如既往,將司法爲民的情懷作爲自己的不竭動力,立足於基層一線,定紛止爭、排憂解難,踐行人民法官義不容辭的責任。

供稿:豐臺法院

文字:譚澤泓

編輯:王淑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