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超過七十歲的美國人都還記得,日本製造曾經是粗製濫造的代名詞,他們供應給美國的聖誕燈條的質量達到了可笑的程度,用手一摸油彩就會脫落,幾乎每一串燈泡裏總有幾個不亮的。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富士膠捲一摔就會裂成兩半,洗照片時不得不把相機一起送過去纔行。“日本製造”在當時成爲了一句俚語,用來形容沒有技術含量,或者質量低劣的產品。

被稱爲垃圾產品的1949年佳能相機
1955年日本生產的三輪汽車

1946年日本接到了二戰後第一筆訂單,爲20萬間盟軍宿舍提供傢俱,咖啡壺,製冷和洗衣設備。到了1949年,日本開始向西方世界出口電風扇和照相機等消費類電子產品。50年代起日本製造的電影攝像機,留聲機和電視機出現在歐美市場。然而這些產品幾乎都是對西方產品的拷貝甚至盜版,廉價成爲了其最大賣點,省略工序,降低原材料等級導致的質量問題層出不窮。日本企業在歐美市場立足的可謂鳳毛麟角,“劍持勇設計研究所”是其中的一個,它設計出了結合西洋近代感覺和日本的傳統形式的椅子,創始人劍持勇被稱爲日本裝潢業之父,他的成功從另一方面也反應他與那個時代的格格不入(大家都在忙着賺錢),由於對於細節過於認真,劍持勇患上了抑鬱症,59歲時選擇了自殺。

劍持勇

另一方面,便宜的“日本製造”也讓戰後的日本人淘到了第一桶金,也讓他們佔領了一部分歐美中低端市場。幸運的是,日本人沒有把這筆錢投入股票或者不動產市場。而是默默的對產業進行升級改造,與此同時他們依然堅持廉價路線,但其經營理念正在漸漸的發生變化。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令歐美汽車巨頭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日本生產的汽車居然向汽車業的鼻祖德國發起了挑戰,1967年日本的汽車產量甚至超過了德國。此時的歐美汽車巨頭卻有些不以爲然,他們認爲這不過是日本的一次“大躍進”。他們堅信歐美車系的地位無法被看起來小氣單薄又醜陋的日本車撼動。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馬自達

一位50年代出生的美國工程師回憶了當年的經歷,上世紀七十年代他的父親買了一輛日本車,他第一反應是父親被營銷文案迷惑了。學生時代參觀德國汽車工廠的經歷依然記憶猶新。然而兩年後他從父親那裏瞭解到,這輛日本車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問題,他同時期買的德國車已經經歷了幾次離合器和電機故障。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大衆汽車

1960年之前,沒有人會相信日本會成爲汽車大國,1950年豐田的年產量只有300輛,十幾年後他們躍升爲世界汽車產量第二大國。然而日本汽車奇蹟產生的原因卻並非想象的複雜。

日本幾乎沒有發明新的設計理念,或者革命性的營銷方式,甚至缺乏創新的激情。日本借鑑了歐美現有的車型,將他們的優點整合在一起,取長補短。日本像製造當年的零式戰鬥機一樣製造他們的汽車,每個螺絲的重量都有要求,力求降低油耗和價格。日本不像美國車那樣提供多種選擇,底特律汽車廠的產品目錄有12頁紙,光是顏色就有幾十種,日本車只提供兩三種選擇,但更加具備標準化並且生產週期短。如何避免粗製濫造?日本人的質量管理體系也屬於舶來品。愛德華茲·戴明博士在美國一直默默無聞,二戰後他來到日本幫助戰後重建,三十年後戴明被稱爲日本質量管理之父,《戴明品質獎》至今仍是日本品質管理的最高榮譽。1980年底特律的汽車工廠邀請戴明回國,拯救正在大量失血的美國汽車工業。日本人用美國的技術,美國的經驗,美國的人才打敗了美國的汽車。其他行業的情況也與此類似,日本的成功重點在於對現有技術的優化,和對新技術的應用。數碼相機是由美國人發明的,卻被日本人發展起來,人類第一臺電視機產生於英國,但被日本人行銷全世界。日本生產的產品大部分國家也都能生產,但日本人力求做到最好。

除了馬自達轉子引擎等少數幾個產品外,上世紀日本汽車業崛起的核心並不在於創新,而在於專注,持續性和細節導向。這裏不禁想起京瓷董事長稻盛和夫的人生感悟,他回憶家鄉的一個親戚,一個很普通的不善言辭的人,但就是因爲超乎常人的勤勞,一生都在不斷地學習,最終獲得了事業上的極大成功。他說公司裏的高級員工普遍不是”聰明人”,但他們比聰明人更加能堅持,更加善於學習,更加具備行動力:”努力,努力,努力到一定程度,神都會感動的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