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爭霸,最先滅亡的是劉備建立的蜀漢。公元263年,姜維等人無力迴天,鄧艾等人率領魏國將士兵臨成都。對於蜀漢後主劉禪來說,選擇了開門投降。對於蜀漢的滅亡,主要原因是自身實力明顯弱於魏國。

但是,作爲蜀漢後主的劉禪,也要爲蜀漢的滅亡付上責任,也即人們口中“扶不起的阿斗”。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劉禪之前,劉備曾有劉封這一能力不俗的養子。不過,到了公元220年,諸葛亮卻建議劉備賜死劉封,這是爲什麼呢?

劉封是劉備流落荊州的時候收的一個義子,他本姓寇,是羅侯寇氏之子。劉備投靠荊州刺史劉表後,暫時安居於荊州,因爲當時劉備未有子嗣,於是收劉封爲養子。而劉封這個人,有個優點,就是作戰非常勇猛,膂力過人。當年,劉備西進受阻,劉封與諸葛亮、張飛一起溯江西上,一路上斬將搴旗,立下了不少功勞。如此功績,劉備異常青睞劉封,並封他爲副軍中郎將。後來,劉封又因表現卓越,被封爲上軍將軍。

可也就是在關羽被擒殺之後,劉備悲痛欲絕,喫不下飯,寢食難安。而諸葛亮一直效忠於劉備,爲他出謀劃策,鞠躬盡瘁。當他聽到關羽的死訊時,立刻細細盤問來人。當他明白事情的原委之後,便馬上向劉備進諫處死劉封。這是爲什麼呢?

諸葛亮之所以不顧劉備的悲痛,向劉備進諫,是因爲諸葛亮發現了關羽之死背後的間接原因。當時關羽被困在麥城,曾經派將領廖化向劉封和孟達求助,請求援兵。卻沒想到,劉封直接拒絕了關羽的求助,拒絕出兵幫助關羽。關羽左右無援,只好自己帶着衆將士負隅頑抗,希望能夠憑着一己之力突出重圍。

最後,關羽自然死在了這場戰役之中,荊州也因此失守。諸葛亮考慮到劉封剛烈勇猛,劉備死後最終難以制服駕馭,特別是會對劉禪的地位造成巨大的威脅,所以建議劉備賜死劉封。加上劉封間接導致關羽死亡,荊州丟失,而諸葛亮則正好以此爲突破口,趁着劉備在氣頭上對劉備說,劉封的身份尷尬、性格剛烈,恐怕對劉禪不利,不如趁此機會除掉,以絕後患。

諸葛亮思考得非常全面。劉備已過六旬,纔剛剛坐上皇位,眼下各事都還沒有安排妥當,劉禪又是年少無知,有多少底下的人是心存二心的?我們不得而知。劉封作爲劉備的養子,又掌握着兵權,他不可能不起二心。正是因爲他心存二心,所以纔不會答應關羽派出援兵救助。但他不知道的是,這樣做無疑是引火上身。

劉備自然也是對劉封有所猜疑,聽到軍師諸葛亮如此說道,心中已有了打算。劉封是自己收養多年的養子,也是有了感情,可是他的存在會危及到自己的兒子劉禪,劉備必須要爲劉禪打點好一切。於是,劉備便在不久之後將劉封處死了。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