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缔造了满洲国,这对维护东方和平至关重要……目前没有人看到其中的意义,但在若干年后,世界会认识到日本是正确的。日本就像耶稣一样被钉在十字架上……有朝一日也会被拯救……我们准备被钉在十字架上……我们坚信,世界的看法一定会改变,就像世人理解基督一样,日本也会得到世人的理解。"

这是日本“国民英雄”松冈洋右在国联大会最后演讲的一段话,时间是1933年2月24日。发表完“十字架上的日本”宣言,松冈洋右撂下一句撒由那拉,随即率日本代表团趾高气扬离开了会场。不久,日本内阁通过退出国联的决议,并正式颁布了天皇诏书。

彼时,日本扶植成立的“满洲国”刚好一周岁,自比耶稣的日本人没想到,参加投票的44个国联成员竟没一个“理解”自己。

对“李顿调查报告”进行表决时,除了日本投了反对票,当时还叫暹罗的泰国投了弃权票,其他42国无一例外投了赞成票。

虽然对日本的侵略行径没有实际制裁行动,当时由英法操纵的国联还是打击了日本的嚣张气焰。

从1932年3月伪满洲国成立到1936年11月德日签订《反GC国际协定》,近五年时间里,承认伪满洲国的仅有“主子”日本和中美洲那个另类小国萨尔瓦多。

日本人清楚,只要能争取到大哥德国的支持,“满洲国”外交困局将迎刃而解。果然,一年后意大利也加入反GC国际协定,随即宣布承认伪满洲国。

此后,欧洲局势愈发诡异,各方势力不断分化组合,两大阵营逐渐形成对峙。

二战爆发前后,跟随轴心国的匈牙利、西班牙、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维希法国、克罗地亚及亚洲的泰国、菲律宾、汪伪政权等陆续加入“协定”并承认伪满洲国。在当时世界约80个国家或政权中,承认伪满的竟有23个之多。

在这一长串承认伪满的名单中,除了苏德战争爆发前与日本“媾和”的苏联及其附庸蒙古国,恐怕最扎眼的就是与“满洲国”相隔万里的波兰了。

作为当时的“欧洲大国”,波兰第二共和国既不属轴心国阵营,也没有加入德意日主导的“协定”,为何却不顾世界舆论谴责而承认伪满?

早在刚复国的1919年,波兰就在哈尔滨设立了领事馆,据1926年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居住的波兰人约有5000,其中多达3000人居住在哈尔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后,波兰驻哈尔滨领事馆仍未撤离。

不管是出于维护在哈尔滨的波兰人利益还是其他目的,波兰人这一举动不仅显得另类,还为日本争取波兰承认“满洲国”留下念想。1932年9月,即伪满洲国成立半年后,日本正式承认伪满,双方签订《日满议定书》并互派大使。

当年11月,由日本人策划,伪满洲国向美国、波兰、意大利等十余个国家发出“对外通告”,希望得到承认。对此,波兰政府并未理会。不久,伪满当局向各国领事发出请柬,邀请他们参加在哈尔滨举行的“建国庆祝晚餐会”,虽然领事馆没撤走,波兰人仍未赴宴。次年春,伪满洲国再次向36国发出公告,希望获得承认并进行“外交往来”,同以往一样,包括波兰在内的这些国家均没有回应。

应该说,从伪满洲国成立到1933年2月对“李顿调查报告”投赞成票,波兰虽没撤回驻哈尔滨领事,但也接受了国联呼吁拒绝承认伪满洲国,更谈不上有什么“外交往来”。然而,正因为波兰保留了同伪满洲国的接触“渠道”,两国开始各打算盘,眉来眼去。

彼时,波兰虽与苏联和德国暂时缓和了紧张关系,但与生俱来的警惕性时刻提醒着波兰人,必须寻求力量牵制这两个邻居,这可是几百年来数次亡国得来的惨痛教训。

在西方,有英法的撑腰和“小协约国”制约,德国人应该不敢轻举妄动;而在东方,日益壮大的苏联令波兰人如芒在背,谁能牵制这个庞大的红色帝国?

按“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思维,波兰人从万里之外的日本身上看到了希望。倘若日本执行“北进”战略威胁苏联,波兰岂不是东线无忧,坐收渔利?于是,波兰开始转变态度,试图向日本示好并进一步发展关系。

期间,为让伪满获得国际承认,日本人也是颇费心机。正好波兰人抛来媚眼,各怀鬼胎的两国一拍即合。

1933年6月,波兰驻日本大使会见了伪满洲国驻日相关人员,这一举动立刻遭到波兰主要盟国法国的反对。作为当时国联的“二把手”,法国警告波兰人要维护国联和“李顿调查报告”的权威。

看到大哥很生气,波兰此后有所收敛,但仍希望“进一步与日本发展关系”。1936年,波兰驻哈尔滨领事与伪满洲国“外交大臣”进行会晤,随即又会见了伪满的官员及日本驻伪满大使。这次会晤虽打着“建立互惠互利经济关系”的幌子,但明眼人都清楚,这俩国家已陷入“热恋”。

当年11月,日本与德国签订了《反GC国际协定》,法西斯国家建立起密切关系,而作为日本附庸,伪满洲国也开始获得更多轴心国成员国家及其傀儡政权的承认。更加感到处境险恶,此时的波兰人诚惶诚恐,再也按捺不住与日本“修好”的急切之情。

1938年10月19日,波兰与伪满洲国达成“经济互惠协定”,终于在事实上承认了伪满。随后,伪满洲国开始兴冲冲筹备在华沙设立“领事馆”。尽管偌大的波兰几乎没有所谓的“满洲国公民”,这个面子工程仍在1939年4月如期上马。

后来,波兰一再狡辩“不存在法理上对伪满洲国的外交承认”,然而这已不重要了,纵有万般理由,也无法抹掉这个“欧洲大国”的历史污点了。不承认伪满为国家或政权,何来“经济互惠协定”?

那么,波兰为何选择这个时间节点与日本修好承认伪满?

一、1938年10月,正值中国抗战第一阶段最艰苦时刻,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付出巨大伤亡足足抵抗日军四个半月的疯狂进攻。而随着7万日军当月在广东登陆,武汉、广州相继失守,中国半壁河山落入日本之手。在这个时候,波兰人落井下石承认伪满洲国并与之建交,当时中华民国的愤怒可想而知,国民政府随即宣布与波兰断交。

二、在欧洲,彼时慕尼黑协定刚签订,趁着德国占领捷克苏台德,不懂“唇亡齿寒”道理的波兰人竟出兵抢占与捷克有争议的捷欣地区。大概嗅到了战争气息,波兰急切需要日本在东方牵制苏联,而为达到这个目的不惜隔着千山万水向日本示好。期间,日本也确实在远东对苏联有所动作,然而,随着1938年在张鼓峰和1939在诺门罕两次交战中失败,日本对“北进”彻底死了心。有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不到一年,波兰就为此付出代价,最终没能逃脱被苏德瓜分的厄运。

文/田瑞安 原创不易,敬请关注 ;欢迎留言评论,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