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際,美國完全不顧全球各國團結抗疫,一意孤行地想要藉助對外戰爭來給美國疫情“買單”。此前,先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直接對海軍下達“允許開火令”,所及國防部進一步解釋稱,只要伊朗軍隊敢在波斯灣騷擾美軍,美海軍可以不經請示開火回擊。第二天伊朗也做出強勢回擊,表示伊朗軍隊也做好了將波斯灣區域的美軍永遠“留在”伊朗的打算。儘管美伊戰爭似乎一觸即發,但美國目前有五大軟肋,註定美伊戰爭打不起來。若美國真敢孤注一擲的與伊朗決戰,最終恐怕是美國會凶多吉少!而事實證明,美伊衝突竟然是美國上演的一出“聲東擊西”,美國真正的目標其實是另一國,那就是委內瑞拉。

美國究竟有哪五大軟肋,讓美國在與伊朗開戰後會凶多吉少?就目前而言,美國最大的事情不是疫情、也不是對外戰爭,而是美國今年的總統大選。目前美國鷹派主要集中在特朗普當局,而特朗普背後的共和黨也因爲“政治正確”原則選擇與美國鷹派站在一起。相對應的,但凡共和黨支持的,民主黨就有足夠的理由反對。而且在民主黨看來,美國不是不可以開戰,但起碼也要等到疫情過後,尤其是美國大選塵埃落地後再考慮。所以在此之前,民主黨其實充當着“和平保護傘”的角色,只是他們並非在意和平,而是不希望特朗普當局藉助對外戰爭改善國內就業環境、重獲民衆支持,那樣很可能導致特朗普順利連任。所以有着民主黨的牽制,即便開戰恐怕美軍也凶多吉少。

其次,美軍內部可不只是民主黨與共和黨在就美國大選互相牽制、爭來奪去。事實上,以五角大樓國防部“空降”下去的美國海軍代理部長和海軍作戰部部長也存在嚴重衝突。五角大樓國防部在此前“羅斯福”號航母問題上希望壓下此事,以便不會對美軍接下來的軍事行動造成影響,可結果事與願違。而這件事也徹底計劃了海軍作戰部與國防部之間的矛盾,尤其是這一次針對伊朗問題上。海軍作戰部並不希望與伊朗在此時開戰,尚且不說俄羅斯海軍的介入註定將俄軍捲入美伊戰爭。更重要的是當下美國海軍正在遭遇疫情,一切應該等疫情結束後再說,而不是爲了幫特朗普贏得大選就必須匆匆開展、完全不顧海軍的傷亡。正因爲如此,海軍作戰部纔會“聯名兵諫”遞交海軍代理部長,並以恢復“羅斯福”號航母原艦長職務爲由對五角大樓國防部進行“逼宮”,實則是對國防部的一次“狠狠敲打”。

此外,俄羅斯雖然與伊朗本身也存在競爭關係,但兩國卻有着“脣亡齒寒”友誼。俄羅斯可以幫助伊朗分攤美國的軍事壓力,而伊朗可以幫助俄羅斯阻止美國實力對中東地區的滲透。同時俄羅斯也在藉助伊朗,加強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如果伊朗被美軍“搬掉”,那麼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可能會被美國、以色列和沙特聯合驅逐出中東,甚至俄羅斯到時能否保住在敘利亞的利益都很難說。所以俄羅斯不會允許美國真的打伊朗,如果美國真敢這麼做,俄羅斯一定會選擇介入戰爭。屆時戰局只會讓美國尷尬,畢竟打狠了俄羅斯又搬出核武威脅。可若將戰爭侷限於常規戰又會陷入持久的對耗,對美國而言純屬雞肋。雖然也讓俄羅斯痛苦不堪,但卻便宜了美國的其它“對手國”。

另外,美沙聯手對俄發起石油戰,甚至美國藉機又對俄羅斯發起“貨幣戰”,徹底讓俄羅斯的盧布實現“大跳水”,讓俄羅斯經濟也跟着大幅度縮水,致使原本就處於蕭條中的俄羅斯經濟變得更加舉步維艱。可如果這時候美國動伊朗,一定會導致石油價格大漲,那時美沙聯手對俄羅斯掀起的這場石油戰將不攻自破。俄羅斯也將因爲伊朗戰爭帶動的石油價格上漲使得國內經濟得到喘息,無形中使得俄羅斯“逃出了”石油戰這個困局。

最後,則是美國經濟債務高築是美國最後、也是最脆弱的軟肋。美國有足夠的實力發動對外戰爭,但是美國卻再也沒能力像打阿富汗那樣進行一場漫長的“絞肉戰”。對外戰爭勝負的關鍵不在於得到了什麼,而在於能否在短時間內徹底結束戰爭並且得到好處後立刻擺脫戰爭是關鍵。如果美軍在打伊朗時一旦被纏住無法脫身,將“閃電突襲”變成拉鋸戰,結果很可能是一戰過後,美國經濟徹底崩潰。

只要這五個因素還沒有消除,美軍貿然對伊朗開戰很可能是一場自取滅亡的戰爭。而事實上,美國突然對伊朗發難背後其實暗藏着一招“聲東擊西”。就在近日,據新華社加拉加斯於5月3日報道稱,委內瑞拉軍方挫敗了一起政變。在擊斃、逮捕的人中,包含兩名美國僱傭兵俘虜。而第二天馬杜羅在電視講話中直言這些僱傭兵隸屬於特朗普的安保團隊,而此次從哥倫比亞境內偷偷跨境就是想要“刺殺”自己。原來美國一邊對伊朗極限施壓,一邊暗渡陳倉,想要用僱傭兵在委內瑞拉境內掀起政變或乾脆直接將馬杜羅殺死。而伊朗很可能是美軍特意製造出的“幌子”,用來牽制俄羅斯注意力,降低美軍在委內瑞拉境內的“行動”壓力。只是沒想到,最終還是被委內瑞拉特種部隊“清楚”,而這背後少不了俄羅斯“從旁相助”。由此可見,美國真正的目標自始至終都是委內瑞拉而非伊朗。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