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小孩又拿第一了”,“别人家的谁又做了什么大事”这样的话可能是我们最经常听到的了,家长最希望我们跟着别人家小孩一样,能成为他人口中的那个别人家小孩。

在家长看来,这些别人家的小孩就是乖小孩,他们听话懂事,学习还好。但是其实我们就看到了其中的一面,对背后付出的努力没有看到。家长也不要逼着宝宝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个性,照着别人的路去前进,可能没有办法让宝宝的长处发挥出来,家中要培养宝宝的个性,发现宝宝的优点,才能找到适合宝宝的路。

家长该怎么发现宝宝的长处

宝宝的性格不一样,因此侧重的也不一样,家长不要认为这条路好,所以宝宝就要走这样的路,家长要注意这几点。

1、 发现宝宝的长处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宝宝,看下宝宝对于什么特别感兴趣,或者是在对于哪个方面比较擅长,有目的去让宝宝尝试,如果确定宝宝对于这项技能就是比较擅长,那就要让宝宝以这个方面为主攻,发挥优势。

家长不要以别人的好去定义宝宝的好,发挥自己的优势,会让宝宝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对于这个事情就会有兴趣,更愿意去学习。

2、以宝宝为主

很多家长认为培养宝宝就是要培养宝宝的读书能力,就要给宝宝报一些技能特长班,宝宝对于数学一点兴趣也没有,家长还要宝宝去学。这种情况下,宝宝肯定特别不愿意学习,家长花了大钱培养宝宝,只能是打水漂了。

家长不要认为自己给宝宝报的班有多么难进,宝宝自己不喜欢就不会主动去学,建议家长给宝宝报兴趣班,要个宝宝沟通过后再去报。不然到时候报了班交了钱,宝宝不愿意学,家长一直给宝宝强调自己为了宝宝花了多少,宝宝会认为这种事情不是自己愿意的,家长这样逼迫自己,会让自己感受到压抑。

3、 不和他人比较

家长要知道,再小的宝宝都会有比较心理,只是有些宝宝不会表现出来,家长不能因为没有看到宝宝有比较心理,认为宝宝不介意这个,所以一直和别人家小孩进行比较。宝宝听多了比较就会不愿意跟家长交流,认为家长就是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既然这样就去看别人家小孩就好了。

家长有时候为了自己的面子,就想说让宝宝变得优秀一点,所以就想说用别人家的小孩来刺激宝宝,但是家长没发现自己说的次数多了,宝宝会有小情绪。建议家长在说到别人家的小孩时候,也要及时肯定自家宝宝的有点,让他们知道家长也不是只看到别人的好,忽视了自己的优点。

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宝宝的好胜心,让宝宝会有竞赛的感觉,更加认真去做事情。但是家长要用好这个办法,不要使用太多,让宝宝有小情绪。爱宝宝,就要找到适合宝宝走的路,而不是自己规划好的路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