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都市,擁堵是上班族們每天都面對的“惡魔”。明明幾公里的路,卻一個接一個的紅燈耗費大量時間。

當然,如果運氣好,會遇到一路綠燈。這究竟怎麼回事?“一路紅燈”還是“一路綠燈”難道全憑運氣?其實不然,這準確來講是個數學問題。而你遇到“一路綠燈”的情況,其實是碰上了“綠波帶”。

綠波帶,是一種智能管控車流的技術,是爲了讓車到達路口時,正好遇上綠燈。通過計算車速、各路段間距離,緩解交通壓力,再結合實時交通狀況進行測算,對綠燈的啓止時間進行調控。

-怎樣才能在“綠波帶”一路暢行?-

在回答這問題之前,還須交代一個大前提,並非所有道路都修建了“綠波帶”,城市大多數路段還是以固定綠燈時間爲主。

綠波帶往往設在城市中心周邊的主幹道,能一定程度上提升車流速度。但如果路面過於擁堵、非機動車、行人干擾車流,綠波帶就難以發揮效果。

想在“綠波帶”一路暢行,速度有講究。太快、太慢都不行,最好控制在“綠波速度”,這個速度通常是60km/h左右。

-“綠波帶”原理是啥?-

在上圖中,縱座標是時間,橫座標爲路口間距離,而穿過綠色的斜線則表示爲“綠波速度”。如果按“綠波速度”行駛,就能一路綠燈。

從車流管控角度出發,如果車流量處於高峯,就該長開綠燈。相反如果車流量處於低谷,就該縮短綠燈時間,讓另外方向的車、行人、非機動車通過路口。

此外,交通信號燈往往是雙向同步。理想狀態下,如果信號燈的變換時機能合理把控,還能同時實現兩個方向上的“車流綠波”。

-爲什麼一個紅燈,一路紅燈?-

很多時候開車遇“一路紅燈”,並非你運氣不佳,是你遇到了“紅波帶”。“紅波帶”同樣是爲了緩解交通壓力,避免整個路段被堵死。它的原理和“綠波帶”相似,通過對信號燈的控制,減少每個路口通過的車流、延長車輛通過的時間。

最終目的,都是爲了讓上游到達的車小於下游路口承載能力,緩解瓶頸路口的交通壓力,讓整條路段平穩運行。

-結語-

說到這,相信你對“紅波帶”和“綠波帶”有了一定了解。它們都是爲了緩解交通壓力。但是,小編再重複一下“並非所有道路都修建了“綠波帶”,城市大多數路段還是以固定綠燈時間爲主”。希望全國有更多地區,能根據實時路況,對每一個路口的交通信號燈,進行合理計算後設置“波帶”,這樣,大家的出行效率都能蹭蹭蹭地漲起來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