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喫餃子,包這餡兒最香,隔三差五喫一頓,鮮香又營養

好喫不如餃子,舒服不過倒着。我家每週都要喫一頓餃子,雷打不動,這個傳統從小就有,幾十年了從沒變過。在北方,逢年過節,或者家裏來客人,都是包餃子招待,就是在平常,也會隔三差五就喫一頓,只要餃子一上桌,其他菜都可以忽略掉了。

進入三伏天,天氣一天比一天炎熱,我家的餃子就換成了各種素餡的,要說最香的,就要數韭菜木耳豬肉餡兒了。夏天的韭菜不好喫,纖維比較多也不好消化,少放韭菜多放蒜黃,既能起到提香增鮮的效果,又不至於喫起來口感太差;溼木耳喫起來脆脆的,不僅喫起來口感更好,而且讓餡兒的營養更豐富多樣;即使是素餡兒也少不了放肉增香,選用肥瘦相間的豬肉,喫起來不柴不膩,特別香。

具體做法分享給大家,收藏起來,三伏天用得上。

韭菜木耳豬肉餡兒餃子

【食材】

豬肉、韭菜、韭黃、溼木耳、小蔥、姜、老抽、生抽、蠔油、鹽、香油、普通中筋麪粉

【詳細做法】

1、選用肥瘦相間的豬肉,用絞肉機絞碎;溼木耳清洗乾淨,摘掉根部,用絞肉機絞碎;韭菜和韭黃清洗乾淨,瀝乾水分後再切碎,韭菜和韭黃分別放入盆中撒適量的香油拌勻,這樣就不會出水了。

2、豬肉餡裏放適量的薑蓉、老抽、生抽、蠔油、鹽、香油拌勻,小蔥洗淨切碎放在肉餡上,鍋裏多放油燒熱後淋在小蔥上面,足夠多的熱油激發出小蔥和肉的香氣,這就是餡好喫的祕訣。

3、肉餡里加入木耳拌勻、再加入韭菜和韭黃,最後適量的鹽拌勻即可,餡調好後加保鮮膜,放冰箱冷藏一會,會更容易包。

4、麪粉和水混合,先攪成面絮再揉到光滑,蓋上保鮮膜醒十幾分鍾。然後取出麪糰,不需要揉麪,直接把麪糰搓成細長條切成小劑子。然後用手按壓一下,再擀成餃子皮。

5、取出肉餡,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包餃子就可以了。

6、鍋裏放適量的水,燒開後下入餃子,蓋上鍋蓋煮開,然後加涼水蓋上鍋蓋再煮開,這樣反覆加三次涼水再煮開就可以出鍋了。

【凱哥有話說】

韭菜洗好,就要及時切好拌餡,不然就不鮮美了;放一點韭黃,可以讓顏色多樣化一些,還可以加蝦仁,也好喫,木耳是黑色食物,非常健康,味道也好,沒有也可以不放。

餡好喫的祕訣,一個是要有肥肉,太瘦的餡是柴的,不好喫;另外一定要有足夠的油,熱油潑上去更能激發美味;因爲我用的是鮮肉,不放料酒,只放薑蓉和小蔥,也不會有腥味。

餃子皮一定是自己揉出來的更好喫,外面買的餃子皮,沒有麥香味,很粗糙;餃子皮在做的過程中,全程需要蓋保鮮膜,否則不光不好揉,也不好包。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手機百度APP美食頻道,好喫好喝好玩都在那裏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