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西遊記》,3402期)

(《蝸牛西遊記》,3402期)

文本/蝸牛

說起《西遊記》,我們都要知道孫悟空有正義感和責任感,尤其是我們在天宮大驚小怪的時候,除了這個故事,其他的故事也很有趣,情節也很精彩,我們不得不說這部小說的作者真的很有才華和想象力。

《西遊記》雖然是一個神話故事,但它有着深刻的內涵,反映了許多原則,因此,它代代相傳,後來,它被評爲國家四大名著,其他三部名著也爲人所知,但是你真的瞭解四大名著的先驅者嗎?

明末清初,有一個人叫李煜,他很有才華,他家裏有歌劇團,因此,他不僅是一個作家,也是一個劇作家,他在歌劇文學方面有很高的造詣,關於四大奇書的論述首次出現在他的《三國演義》中。

這是不可能證實這是真是假,從目前公開的資料來看,明代許多作家爲了使自己和作品受歡迎,常常在書中加上名人的名字,以增加知名度,增加作品銷量。

當時《紅樓夢》並沒有被列爲奇書,相反,《金瓶梅》更爲露骨的內容被評爲奇書,雖然其他三本好書都是童話,但至少老人和孩子都能讀到,《金瓶梅》中梅子的內容規模較大,描寫更顯粗俗,違反了我國的傳統習俗,因此,清太祖強烈反對該書,並下令禁止該書在民間傳播,康熙要求把書燒掉,所以這本奇怪的書最終淪爲禁書。

這時,清代有一位作家寫了一部同樣精彩的小說《紅樓夢》,自然取代了金瓶梅成爲奇書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兩部比較流行的小說《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逐漸被列爲清代六大名著。

那麼,爲什麼六大名著今天只剩下四件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剛成立時,爲了大力發展教育,鼓勵全體人民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弘揚中華文化,同時,爲了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國家決定評選一些優秀的、高質量的、有代表性的作品。

雖然是國家發佈的,但也要考慮到銷量和市民的人氣,因此,我們決定限制數量,提高質量,最後,我們只選定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四大名著。

另外兩本書不適合推廣,因爲它們都是短篇小說,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聊齋志異》內容雖精彩,但整體上更具封建色彩,另一本書《學者》已經被翻譯成多種語言,許多國家都稱讚它,然而,由於它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所以不適合寫這本書,畢竟,國家希望培養出更陽光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