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在村民的高票支持和老書記的殷切期盼下,趙俊福這個年近花甲之年的城裏老闆捨棄溫暖舒適的生活挑起了井峪村支部書記的大旗,立誓要讓這個生他養他的小山村大變樣。

當時的井峪村環境髒亂差,趙俊福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整治村容村貌。但是因爲多年的生活習慣,村民對他這“新官上任三把火”頗有微詞。但是趙俊福沒有退縮,而是帶領村“兩委”幹部一戶戶去做工作,同時出動人力、機械將常年形成的“四大堆”進行集中清理。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井峪村的人居環境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2012年年底就榮獲了街道年度衛生先進單位,乾淨整潔的環境一直維持到現在。

2013年,趙俊福將兼有村辦幼兒園功能的村委大院進行了整修,讓原本破亂不堪、非常危險的村委變成了一排整齊的平房,同時積極申請鑽深井農業灌溉項目,兩個項目同時開工,質優速快,讓上級部門對這個“落後村”刮目相看。2014年,趙俊福向水利部門爭取到了資金將井峪村的乾淨水源通過鑽水井引入到了各家各戶,讓村民只花1元錢就喫上了放心的自來水,而且爭取到的3600多米農業灌溉管道項目也使井峪村所有的基本農田成了穩產高產田。2015年,他協商濟南市工商局硬化的4000多平方米道路和籌資安裝的60多盞路燈徹底改變了井峪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狀況。乾淨的街道、整齊的村貌、清潔的用水、明亮的路燈,短短4年時間,井峪村真就在趙俊福的手裏起了不小的變化。

但是這個有262戶742人的偏遠小山村,僅僅有鳥語花香是不夠的,還要有足以支持村級建設的村集體收入和讓村民腰包鼓起來的底氣。2017年8月,區人民醫院的醫生郝鵬作爲第一書記被派到了這個市級貧困村。郝鵬來到村後第一時間就與趙俊福對接,兩位書記都認爲鄉村振興首要是黨建引領,應讓村委大院充分發揮制定村集體發展方向、組織村兩委及黨員學習等職能。於是郝鵬立即回到單位聯繫了工程師,將村委配置的電腦重新安裝系統,並且親自教村裏的老支書和年輕人學習和使用。在他的幫助和指導下,井峪村“山東e支部系統”和“‘村務、黨務、財務’三務公開系統”錄入不僅將近年來的落下的內容如實完整的補錄到了系統中,並且將村內黨員會議情況、主題黨日情況及黨員活動情況等內容進行了及時上傳,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習慣,助推了黨建工作常態化,成了全街道“三務公開”的排頭兵。

2018年,在“雙書記”的共同努力下,井峪村申請到了建設幸福院項目,自12月22日開院後,共接納了21位75以上的老人前來就餐和休息,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增加了村裏老人的幸福感。2019年,郝鵬又積極申請到文化廣場建設項目,在原來2個小廣場的基礎上,又建設了合計650平方米的3處文化廣場,現在村裏的廣場舞、村辦春節聯歡晚會、科普知識以及黨的惠民政策宣傳有了新的陣地和更廣闊的舞臺。同年,郝鵬在外出參觀學習時將“星級上牆”引入到了村裏,並且在與趙俊福的商議中結合本村實際設立了“初心銀行”,將平時的黨員會議及活動,黨員各項爲民服務的表現都換算成積分計入考覈進行星級評定,在全村營造了比學趕超的學習氛圍,讓在外打工的年輕黨員們紛紛回村自願回村參加建設。2020年,“六室”分開的標準化“公建”村衛生室建設完成,方便了村民家門口就醫。

只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從2017年到2020年這三年時間,“雙書記”合力爭取到了入股了西投和濟南瑞原氣動有限公司、建設55千萬地面光伏的產業扶貧項目,一年可爲村集體增收8萬餘元,實現了從“輸血”到“造血”功能的轉變,將一個貧困村變爲了美麗鄉村,成了全街道各村紛紛效仿的對象。一個是家鄉建設、一個是第二故鄉,趙俊福和郝鵬的老少結合讓井峪村有了新的發展機遇,雖然3年的駐村時間就要結束,但是村裏的發展絕不會停步,“明年我們村在西城集團投資的50萬元就要到期,今年下半年我們力爭把村子下一步的發展方向確定下來,好好利用這些錢將村子的產業振興搞上去,讓鄉村振興這面大旗高高飄揚在我們井峪村上空,帶領全村人民奔小康。”

來源:印象張夏

編輯:方新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