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這座因鹽而興的城市,具有得天獨厚的鹽滷資源稟賦。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通過三年化工城建設,逐步發展成爲全國最大的鹽化工生產基地。然而,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於經濟轉型陣痛和市場浪潮衝擊,自貢鹽化工產業幾近停滯,經濟發展嚴重受挫。

爲重塑鹽化工產業輝煌,川南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應時而生,成爲自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支撐項目和助推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的樣板工程。目前,這座承接鹽都千年輝煌,肩負自貢崛起重任的項目正加速建設,建成後預計可實現總產值350億元。

圖:劉國祥介紹特種玻璃

乘風破浪

“凱盛”,年底點火試運行

7月22日早晨,鹽都剛從沉睡中醒來,位於川南新材料產業基地的凱盛太陽能新材料一期項目(簡稱:凱盛項目)建設工地已是一派忙碌,工人們各司其職,對壓延聯合車間和原料車間的主體建築開展鋼結構焊接、緊固件鏈接等施工作業。

凱盛項目是沿灘區與高新區創新合作模式,共同推進的“飛地項目”。項目規劃建設一窯四線超白壓延玻璃生產線,並配套建設四條鍍膜鋼化深加工生產線和一條絲印鋼化深加工生產線,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產值可達7億元。

圖:壓延聯合車間主體工程施工現場

據項目相關負責人劉國祥介紹,凱盛項目按計劃將於9月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12月底前完成設備安裝調試,並點火試運行。由於時間緊、任務重,爲保質保量完成目標,業主單位和施工單位嚴格把控施工進度、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合理調配施工資源,目前,各項工作正有序開展。

劉國祥介紹,凱盛項目採用自主知識產權、國際先進的超白壓延玻璃技術,建成後自動化率可處於全國同行業一流水平,其產品主要應用於太陽能電池蓋板玻璃和太陽能電池背板玻璃。“該項目的建成投運將提升自貢新能源產業聚集力,對西南地區太陽能產業發展具有示範帶動作用。”

圖:工作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測繪

未來可期

“逆襲”,自貢掛上前進檔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自貢要實現彎道超車,就要突破老工業城市的瓶頸束縛,藉助四川省“一干多支”發展戰略和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契機,穩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而川南新材料產業基地正肩負着這一重任。

川南新材料產業基地以能源化工(鹽化工)、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碳材料)爲主導產業,擬依託自貢現有化工企業擴大發展和搬遷入園,打造以氯鹼化工與氟化工上下游一體化協同發展的核心產業鏈,培育以氯元素與氫元素等綜合利用爲兩翼的化工新材料產業,着力形成完整的“鹽——基礎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產業鏈。

本月初,我市召開的川南新材料產業基地建設指揮部第一次會議對項目推進作了安排部署。爲確保完成目標任務,園區圍繞初期制定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方案,同市級相關部門進行了深入溝通協調。同時,圍繞工期目標,已初步編制工期倒排表,截至目前,基地項目測繪進度總體完成七成,一期道路地勘完成總體工作量八成,其他工作也在穩步推進。

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園區將繼續做好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方案細化、圍繞招大引強目標做實產業鏈招商、圍繞加快項目推進提供優質服務等方面下功夫。其中,在招商引資方面,將力促瀘州鑫富化工、中昊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落戶園區,力爭今年底前實現新增簽約入園項目2個。

該負責人表示,園區將以超常規的作風、超常規的狀態、超常規的舉措全力抓好產業基地建設,通過項目建設體現“自貢速度”,展現“沿灘風采”,爲自貢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注入新鮮活力,爲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力量。(記者 黃鴻 曾鵬程)

編輯:冉華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