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出梟雄,盛世纔會文化繁榮。

在混亂的幾個王朝末年,書法家這類文人墨客極爲罕見。

就拿三國來說,當時正處於漢朝末年,羣雄逐鹿的一幕經常上演。

這時的天下混亂不堪,民不聊生。普通人家只求活着,一般人只求喫飽。

考功名利祿,或者說需要文化來推動仕途者,在三國時期非常少。

除了貴族世襲人羣之外,普通人幾乎沒有突破的可能性,更別說在文化方面有所成就。因爲社會環境因素,文人墨客在三國時局下很難出類拔萃。

有人會說,爲何諸葛亮、鍾繇等謀士特別突出。

亂世下,英雄成爲主流。這些人才絕大部分來自上一個朝代遺留,大浪淘沙社會自己篩選出來的。所以我們看到一個諸葛亮可以使用幾十年,此後居然沒有接班人。

這種亂世時期的之所以產生英雄,均是環境選擇,適者生存。

求發展在亂世裏難以實現。所以我們很難看到三國文人的造詣。

瞭解書法歷史的人知道,鍾繇被稱爲楷書的鼻祖。

也就是說鍾繇在書法領域造詣特別高,算是開山立派的人物。

這與亂世沒有書法文人相悖,那麼動盪的時代,鍾繇如何成爲書法人的崇拜。

如前文所言,三國時期的能人異士,皆是漢朝時期的產物。

也就是說大漢朝積累的人才,在亂世下終於爆發了。

有的人才並非出身在上一朝代,而是因爲追溯前三代均是上朝代的精華。

這不難理解,三國時期,到魏晉南北朝,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出現文化繁榮。

但是這裏有個怪現象,三國到魏晉,書法藝術的創始人均是這一時期出現。

有趣的現象並非與前文相悖。那是因爲亂世出英雄人物。

這些開山立派的人物,均是英雄人物,也就是說他們有打破陳規立新規的能力。

如果不是亂世還難以出現這類人才,我們拿唐朝來對比就很明顯。

唐朝時期的文化異常繁榮,人才濟濟。各派各系都非常發達。

但是唐朝總體文人墨客的情況,均是繼承後稍有發展而已,大刀闊斧者罕見。

亂世之中,文人墨客並沒有消失,而是在積蓄力量。

這一時期的文化人要麼非常突出,要麼默默無聞潛心學習修煉。

盛世卻不同,盛世過於浮躁,只需要一點點能力就可以獲得比亂世幾倍的回報。

這樣一來,盛世時期的文人墨客多如牛毛,而且他們的總體水平難以比擬亂世一般文人。

單選|認可亂世文人更厲害嗎?

盛世浮躁
亂世潛修
打開百度APP進行投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