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11月開始,江淮汽車就在新一輪自主國產乘用車領域加快發力,以全新嘉悅銘牌爲核心的新陣容,短短半年多的時間裏就擴張爲了4款產品(嘉悅A5、嘉悅X7、江淮iC5、嘉悅X4,江淮iC5爲江淮嘉悅A5純電動版本)。

尤其是在今年的第二季度中,江淮接連上市了3款全新車型,這樣密集的產品佈局方式令人看到江淮在背靠大衆集團之後,從技術開發到市場銷售都有了更兇悍的野心。

而江淮這一輪快速產品佈局還遠遠沒有結束,在今年的第一場汽車盛會2020年成都車展上,江淮汽車帶來了嘉悅家族中的第五款量產車產品——江淮嘉悅X8,其作爲江淮從未嘗試過的中大型市場的首發產品,既代表了江淮3.0時代造車技術的快速推進,也成爲了江淮當下的全新門面擔當。

被“瑪莎拉蒂”承包的家族設計

前臉設計上,嘉悅X8繼續了前幾款車型的家族式設計語言。包括被稱爲瑪莎拉蒂式的進氣格柵、修長的LED日間行車燈、獨立呈現在導流孔之中的遠近光大燈組等等,這些都會展示江淮設計在這幾年的成長,同樣也會讓其與時尚掛鉤。

不過,就從保險槓來說,這種五邊形結構其實在當前的國產SUV市場已經很普遍了,像在寶駿510等產品就在使用這類設計,這也會減少產品在國產SUV市場當中的個性辨識度與競爭力。

側身設計上,江淮在嘉悅家族中都強調着運動屬性,而現在的旗艦車型同樣如此。

儘管從4795/1870/1758mm的車身尺寸上,我們看不到它與當前城市SUV市場有多大差別,可是將近4.8米的嘉悅X8在使用上起伏結構更顯著的車身面板與線條之後,其在視覺上顯得更扁了,這不僅會凸顯出車輛的尺寸優勢,同樣能夠幫助車輛獲得更出色的空氣動力學結構。

此外,還側身上還有一些有趣的設計。比如在車輛的底盤包圍中,我們看到了採用雙重包裹的防刮蹭護板,其將會有利於提升車輛在綜合駕駛過程中的通過能力。而在車身D柱結構當中,車窗延伸出來的X型交錯設計,則會通過更個性的線條表達,將其與漢蘭達、銳界等合資大塊頭明顯區分開來。

與旗艦身份不符的年輕化

車尾設計上,或許是江淮在嘉悅X8的設計當中,過於追求年輕化,這使得其傾斜度較大的後擋風與不規則的尾燈,反倒是有些畫蛇添足。這樣的組合的確更容易讓人記住,但其卻拉低了嘉悅X8在江淮品牌中的旗艦氣質,年輕化路線似乎並不太適合這個級別的SUV產品。

就如同嘉悅A5、嘉悅X7在推出時所遇到的問題一樣,曾經從瑪莎拉蒂那裏挖來的功勳設計總監路迪,在出走之前似乎還是把瑪莎拉蒂的那套風格給留了下來,這使得嘉悅家族仍陷入了一些模仿爭議之中。

而且在已經擁有嘉悅X7的情況下,X8作爲一臺旗艦SUV,其在外觀功能分區與風格不變的情況下,僅僅是針對各個細節區間進行了微調。這在限制產品間差異化呈現的同時,也降低了新車帶給市場的新鮮感,其對於上市新品來說無疑是會是一個負面因素。

強行成旗艦,嘉悅X8工藝仍欠佳

內飾設計上,我們只能說嘉悅X8的設計比較安全,其無論是懸浮式觸控屏,還是帶有斜度的一體式換擋機構,在當下市場當中都並不少見,它可以迎合人們在當下市場中的主流審美變化,但卻無法在橫向市場比較中爲消費者留下記憶點。

從細節來看,中控臺之中大面積的搪塑材料,很難讓其在與真正的同級中大型SUV競爭之中討得什麼便宜。只不過,HVAC觸控控制檯上的烤漆面板、下邊緣包圍的拉絲鍍鉻,會從視覺質感層面帶來一些提升,但真正想要在觸感與工藝上比拼,江淮對比吉利、廣汽這些大廠似乎還是差了點兒意思。

在嘉悅X7僅僅以8.98萬元門檻起售的情況下,尺寸規格稍高一些的嘉悅X8,若是真的能夠以10-12萬元的價格區間進入市場,其仍舊能夠通過豐富的配置、三排7座的座艙來博得生存空間。畢竟在同等的價格區間當中,大多數主流SUV都是像哈弗H6、長安CS75 PLUS這樣的緊湊型選手,錯位競爭或許會是一個不錯的。

評在最後

許多汽車媒體在介紹介紹X8時,將之稱爲與大衆共線打造的SUV。其實這樣的說法並非誇大,因爲江淮在與大衆成立合資公司之後,懸掛江淮大衆銘牌的產品的確都算是大衆車。而現在所看到的嘉悅X8,更是區別於其它三款嘉悅家族成員,懸掛上了與江淮大衆思皓相同的品牌標識,雖說這樣的“大衆共線”很快會被識破,但作爲一個銷售噱頭,這或許真的會成爲“江淮3.0大衆背書時代”的一個新開端也未可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