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火了一部韩国电影:《清白》。听到这个名字,大家就能够自然地联想到这是一部有关于对人性剖析的影片。

没错,这部电影就是一部非常纯粹的韩式悬疑片,一经上映,拿下韩国电影双周票房冠军。

必须承认,韩国近两年的悬疑片一直走下坡路,这次在《清白》里,我看到了久违的韩式悬疑。

反转、催泪、剖析人性这些元素都不缺。

虽然,在国内的各种媒体平台上相当受欢迎,但口碑还是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接下来说一说这部《清白》。

电影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女主小时候因为继父重男轻女,实在忍受不了的她偷偷地逃出了家,自己孤身一人闯荡。

时间来到了多年以后,女主已经成了一名非常出色的辩护律师。

偶然的一天,她得知自己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花子涉嫌杀害自己父亲,同时还对多个无辜群众下手。

觉得此事有蹊跷的女主决定亲自出马调查这件事,在经历了层层阻挠下最终女主成功为母亲翻案,也由此引出了一段不可告人的故事。

一、叫《清白》的故事并不“清白”

这部剧的结尾颠覆了国人对于悬疑电影的结局的认知。

其实,我们作为观众不难发现,国内大部分的悬疑电影也好、犯罪电影也好最后的结局无非就是,坏人被绳之以法的大团圆结局。

然而这部电影却并不是这样,故事中女主角贞仁的母亲花子确实杀了人,但是在贞仁的辩护下最终由于证据不足而被无罪释放,这类结局在国产电影里是极其少见的。

如果以是否杀人来界定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的话,那这部电影里基本上没有好人。

但有意思的点恰恰就在这里。

在影片中,女主角的继父与他的朋友联合在一起杀死了女主角的亲生父亲,也就是花子的丈夫。

继而继父劝说花子与他结婚。

这也是,花子一开始并没有打算报复这个男人,最后却仍然下了杀手的原因。

而女主角贞仁呢?她也并不清白。

继父对她并不是重男轻女,而是女主角贞仁在童年时背着弟弟洗碗,不小心将弟弟摔了下来摔坏了脑子,从此弟弟患上了自闭症。

另一方面,女主角明知道花子是杀人凶手却硬生生把养父说成她凶手,她并不算清白。

而女主角的继父就更不用说了,当年和他一起杀害花子丈夫的人甚至还有如今病重的市长。

所以,当小编再次看到这个标题时才发现,原来“清白”就是反讽的意思。

二、清白与公平并不能对等

很多观众在观影以后会提出这样一个想法,意思是说即使母亲花子是为了女儿才杀人,即使她这只能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她也仍然应该遵守法律。

这就是一个影片中比较重要的元素了,换句话说,清白与公平一定能相等吗?

不见得吧,看看影片中的市长还不是逍遥法外!

其实,法律的公平与否,现有阶段依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他们的审讯、判决,有可能毁掉或者拯救一个人,而《清白》也有意地想要展现这一主题。

无需刻意的勾画,从最后花子由于证据不足被无罪释放就能够看得出来,在法律层面花子被释放这一结果并不公平,但当年犯下恶果的市长还在堂而皇之地当着官就一定公平吗?

两相一对比之下,对于花子被释放这一结果又是公平的。

清白与公平并不对等,而所谓的公平在不同的层面上也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

三、口碑的两极化

在文章的开头就已经说过,《清白》这部电影的口碑有很严重的两极化。

一部分认为它是一部优秀的电影,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故事立意,以及“另类”的大团圆结局。

而持反对观点的人恰恰认为,这部剧的败笔在故事情节上。

三张照片找出凶手,这女主角的“光环”未免太强了,况且故事本就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悬疑故事。

主角的过于强大,反而成了电影的败笔。

总的而言,《清白》的选题立意是非常新颖的。但在故事情节的处理上有些拖后腿。

其实,本来也没有必要对这样一部悬疑电影这么苛刻,大家都看过韩国的犯罪电影、悬疑电影就会发现,韩国这一大类电影注重的是对人性的剖析和刻画。

即便如此,《清白》仍旧不失为一部优秀的电影,它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才算是公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