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杨成武强攻东团堡》)

杨成武独立团赶去进行伏击,但杨成武中途意外得知,一营已停止前进,部队正分散在村里休息。当见到营长曾保堂时,还没等他说话,曾保堂就赶紧解释:“雨下得这么大,敌人是肯定不会出动了,没必要再往前走。”

一营眼下的状况是,几乎谁都走不动道了,一停下来就恨不能睡地上,而且杨成武也知道曾保堂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碰上这么恶劣的天气,即便不顾性命地赶到冯家沟,也极有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可是,究竟有没有白跑,还得到了才知道。要是日军辎重队冒雨通过冯家沟呢,一旦错过,岂不是要后悔一辈子?杨成武狠下心肠:“雨中行军速度慢,更需抢时间前进,你怎么知道敌人不会出动?”

前面一停一走,耽误了近一个小时,加上现在的,已经落下了两个小时,大家都发急起来。随着集合哨急骤地响起,一营再次冒雨前进,这回已经不是走,而是改成了跑,曾保堂在前面一边跑一边喊:“万里长征都过来了,剩下几十里路算个啥,上啊,谁也不许掉队!”

(电影《杨成武强攻东团堡》)

天亮前,部队终于赶到了冯家沟。说来也怪,到了目的地,反而没人再觉得疲倦,那股困劲都过去了。

腰站阻击的成功,已经让独立团积累了信心,“谁说板垣师团凶?碰上咱们老红军,也叫他脱了裤子跑!”腰站阻击的是日军野战部队,换成辎重队,更不用担心了,现在唯一需要担心的是——“敌人还会不会来?”

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这里可以不怕苦不怕累,可没法要求鬼子啊!

似乎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到达冯家沟时,雨停了,这无疑增加了日军辎重队出行的可能性。

冯家沟是一座小山村,紧挨着灵广公路(灵丘至广灵)。这条公路夹于群山之间,非常狭窄,乃是日军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的必经之路。平型关战斗之前,八路军打伏击战所依据的主要是内战经验,之所以会打得那么艰苦,己方需要付出那么大的损失,这方面其实也占了很大因素。到冯家沟伏击战,已经有了经验,在同一条公路上,杨成武采取向两个方向同时设伏的方式,即一营重点伏击从广灵南下之敌,三营重点伏击从灵丘北返之敌。前者是主要伏击方向,后者为辅助,但是只要哪一个方向率先发现敌人,那个方向就成为主伏击方向。

显然,杨成武如此用兵布局,很可能是参考了平型关伏击战,知道日军辎重队既会载着物质南下,也会装着伤员北返,如果再出现那种两支日军辎重队相向而行的情况,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疏漏。

(电影《杨成武强攻东团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