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在即,對停擺半年之久的中國電影來說無疑是一針強心剤,對影迷來說,此消息自然也瀰漫着“中國電影行業即將甦醒”的喜大普奔氣象。

其實,在2020年“全球疫情肆虐唯中國安泰”的特殊背景之下,上海國際電影節還承擔着大陸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挺進的題中應有之義,這對中國電影業很可能又是一次重要節點。

回顧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歷史,它於時代機遇中的每次發展、變化和革新,都浸淫着中國電影人的不懈探索。而且貌似國內許多小夥伴,對上海國際電影節好像並不太瞭解,不明白它的地位和影響力,以爲只不過是仿國外的一個“自嗨式”電影節。

針對這個問題,今天我們特別爲上海國際電影節做一個“小科普”,這個科普並不同於百度百科,筆者儘量以更加深入淺出的方式,來真正認識一下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魅力。

當然,其中有涉及到個人看法的地方,旭有產妥,也請不要激動,歡迎各位留言交流。

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那是中國第5代導演創作力最旺盛的年代。

那一年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上映;

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剛獲得金獅獎,又在緊鑼密鼓地拍攝《活着》;

姜文正在製作代表作《陽光燦爛的日子》;

黃建新在拍攝《背靠背,臉對臉》;

只要是資深影迷,都應該清楚,上述影片對中國電影藝術意味着什麼?

而在同一個時間,在深圳河的對面,周星馳、成龍、周潤發、劉德華等火的如日中天,當時可以說仍是個香港電影的時代。

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內地創辦上海國際電影節,正說明中國電影人也開始具備國際視野,並且擁有了電影藝術創作的部分話語權。

爲什麼說話語權呢?

要知道現在有些電影獎其實說白了就是“野雞獎”,是給某些爛片演員做特供的。

上海國際電影節呢?它是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可的國際A類電影節,也是中國唯一一 個國際A類電影節,與柏林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東京電影節等齊名。

每一個國際電影節都有自己的重要獎項,比如衆所周知的柏林電影節是金熊獎,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核心獎項是金爵獎。

設定獎項分別爲:

1.最佳影片獎;

2.評委會大獎;

3.最佳導演獎;

4.最佳女演員獎;

5.最佳男演員獎;

6.最佳編劇獎;

7.最佳攝影獎;

8.藝術成就獎。

其中最佳男演員獎和最佳女演員獎就是俗稱的影帝和影后。

在2015年 第十八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金爵獎曾開出過“三黃蛋”,即鄧超、段奕宏、郭濤三位演員憑藉電影《烈日灼心》同時獲得影帝。

可能會有人說,一次頒三個影帝大獎,是不是顯得金爵獎水呢?

實際上,這是金爵獎絕無僅有的一次例外,由於《烈日灼心》影片本身質量過硬,一片成就三影帝並沒有引發大的爭議。

上海國際電影節隨着時代發展,也進行了適度變革,在2004加入一個很有意義的附加獎項:亞洲新人獎。

獎項設定分別有:

1.亞洲新人最佳影片獎;

2.亞洲新人最佳導演獎;

3.評委會獎。

別看這不是上海電影節的主獎項,但是卻發現了很多優秀的電影新人。比如:

曹保平的《光榮的憤怒》;

張猛的《耳朵大有福》;

甯浩的《綠草地》等早期作品。

都是經過亞州新人獎發掘出來的。

大家現在都已經知道,曹保平和甯浩都是很有才華的導演,但在當年是沒有多少名氣的。如果不是有話語權的專業機構給予肯定,他們的導演之路肯定會走得更難一點。

近兩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又增加了手機電影短片相關的評獎,也算是順應時代變化。

一個電影節評選出來的作品是衡量電影節質量最直觀的方式,金爵獎最佳影片大部分以文藝片、故事片爲主,評審的價值觀也偏向以人爲本,關注小人物命運和普通人生活。

可以說上海電影節上大部分獲獎影片都挺不錯,只是整體更偏向文藝一些,但也有一些影片的評獎差強人意。

比如《反托拉斯行動》、《熊》、《小英格蘭》這些金爵獎最佳影片,相比起一些真正優秀的電影,還是差強人意。

與此同時,上海國際電影節也缺少像阿莫多瓦、科恩兄弟、昆汀、奉俊昊、李安、許鞍華這種級別的大咖作品加持。

其中原因,無論電影大師們不願意給金爵獎提交自己的作品,或覺得作品和金爵獎的評獎風格不符,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影響力還有上升的空間。

但電影文化影響力並不完全由電影人說了算,在我們希望中國產出更多優秀電影人和電影作品的同時,也希望國內文化創造氛圍可以更開放、更多元一些,只有這樣,文化影響力能能真正得以提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