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晉中市百里鄉村振興示範廊帶鄉村旅遊主題線路宣傳推廣啓動暨山西農谷旅遊倉賣館開倉儀式在山西農穀穗華物流產業園區舉行。

晉中鄉村旅遊是晉中市文旅部門貫徹落實晉中市委、市政府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在晉中市文旅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當地以晉中百里鄉村振興示範廊帶爲基礎打造出七大主題、十條線路。啓動儀式後,受邀嘉賓和太原、陽泉、忻州旅行社負責人及導遊員、自駕遊客、房車遊客一起體驗了喫、住、行、遊、購、娛。

穗華物流園作爲此次活動的承辦方,爲活動提供場地,穗華第三屆倉賣節和文旅結合升級成爲山西農谷旅遊倉賣館,集聚了山西衆多農特產品。

爲嘉賓介紹媒企聯動助力鄉村振興 翟睿 攝

在山西農谷旅遊倉賣館裏的直播間,由山西省國際文化交流協會主辦,中國新聞社山西分社支持的“工美之美 傳承”媒企聯動助力鄉村振興的項目活動受到嘉賓、旅行社負責人和相關項目負責人的關注,參觀遊客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此次媒企聯動助力鄉村振興是中國新聞社山西分社針對文旅景區、企業、高校及各政府部門共同合作開創的新模式,旨在通過媒體優勢,組織智庫專家、院校專家、企業領軍帶頭人,爲高校學生提供就業支持,爲貧困鄉村和急需發展升級的鄉村提供招才引智對接,爲企業擴大知名度、提升品牌影響力提供聯動平臺,助力經濟發展。

遊客在瞭解絳州澄泥硯 翟睿 攝

直播推介絳州澄泥硯 翟睿 攝

藺濤 供圖

發展工藝美術產業是媒企聯動先行先試的主題,此次展出囊括了澄泥硯、木版年畫、推光漆器等衆多工藝美術作品。

由山西省新絳縣絳州澄泥硯研製所推出,中國文房四寶制硯藝術大師、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輕工“大國工匠”、高級工藝美術師藺濤設計製作的“抗疫硯”——“雷火驅魔對硯”“雷火驅瘟對硯”“雲水系列硯”“后稷稼穡硯”,吸引了衆多參觀者駐足。

新絳作爲四大名硯之一絳州澄泥硯的產地,澄泥硯的製作工藝在清朝初年即已失傳。藺濤和父親藺永茂攜手,歷經10年的艱難探索,在1991年的夏天,已失傳300多年的絳州澄泥硯製作工藝終於被藺濤和父親研製成功了。2008年,絳州澄泥硯製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藺永茂被評爲“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100多萬年前的沉泥,被從汾河老河牀斷崖上取到後,經過藺氏父子之手,終於變成了絳州澄泥硯。

遊客鑑賞新絳山林軒木版年畫 翟睿 攝

直播推介新絳木版年畫 翟睿 攝

郭全生 供圖

新絳木版年畫代表性傳承人郭全生是山西晉南民間傳統老字號木版年畫技藝純手工製作僅有的保護者,他製作的木版年畫,其中一幅木雕版“義勇武安王”剛剛獲得2020年“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賽金獎。

1984年以來,郭全生不斷走訪當地年畫老作坊“益盛成”“天福成”“景記”等傳人,並師承“天福成”後人蘇廷生,熟練掌握年畫製作的傳統技法,爲“天福成”年畫的第六代傳承人。歷經三十年的年畫製作與實踐,他整理和保護了大量的年畫、古版。

遊客欣賞推光漆《四屜描金小立櫃》 翟睿 攝

直播推介山西三寶推光漆器 翟睿 攝

薛曉東 供圖

薛曉鋼 供圖

薛生金 供圖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薛生金,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薛曉東,高級工藝美術師、山西省漆藝大師、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薛曉鋼,分別創作展出的推光漆器 “螺鈿鑲嵌首飾盒” “四屜描金小立櫃”“螺鈿蛋殼方盒”。

薛生金從事漆器藝術六十餘年,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使平遙漆藝有了很大發展。他把已經失傳的平遙推鼓罩漆工藝研究恢復成功,還先後創造了平遙漆器的三金三彩、三色金、堆鼓彩繪、青綠金碧山水、瀝金、瀝銀、瀝螺等工藝。在總結繼承傳統漆藝的基礎上兼取諸地之長,融會貫通,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一種流派。從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共培養了100多名藝徒,他創作設計的作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薛曉東從小師從父親薛生金學習平遙傳統漆器髹飾技藝,系統地學習了平遙漆藝的"描金彩繪""三色金""堆鼓罩漆""三金三彩"等傳統工藝技法。他繼承了產生於平遙本土的推光漆器髹飾工藝傳統技法,是平遙推光漆器技藝直系傳承人。

薛曉鋼自幼隨父學習漆畫藝術,打下紮實的漆藝基礎,漆畫作品多次在國內國際參展並獲獎,山西平遙漆藝的文化和技藝在這個家族得以傳承和發展。

遊客欣賞山西非遺太平繡球 翟睿 攝

直播推介山西非遺太平繡球 翟睿 攝

劉雲芳(中)在合作社 供圖

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平繡球項目傳承人劉雲芳,因流傳在古平陽太平縣(《趙氏孤兒》故事發源地,開發了以晉南臨汾市襄汾縣一帶爲中心廣爲流傳的傳統民俗工藝品太平繡球,裏面裝有十幾種藥材和一些香料,古老的技藝結合現代的流行,匠心獨運,精緻美觀,從那個角度看都是一朵盛開的蓮花,在晉南一帶享有"指尖上的藝術"之美譽。劉雲芳還擔任襄汾縣趙康紅紅傳統手工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帶領村民一起發家致富。

直播推介木雕古建模型和山西古建築文化 翟睿 攝

劉曉辰 供圖

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劉曉辰創作研發的《應縣木塔》古建模型,用木雕模型製作技藝向世界展現了我國五千年來燦爛的古建築文化和其所滲透的人文積澱。

經研磨試劑、取土、出漿、踩泥、揉泥、拉坯、修坯、攪釉、澆釉、畫花、剔花、裝窯、出窯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的平定黑釉刻花瓷梅瓶,黑白對比,紋飾上下反捲,穿插互讓,流動的韻律美,被譽爲“陶瓷奇葩、民間絕活”。

既是直播間又是工藝美術展廳的現場 翟睿 攝

超級粉絲和作品“后稷稼穡硯”合影 翟睿 攝

活動通過線上直播和線下展覽的方式,展示了原創作者的創作理念。從作品到商品的開發過程,既是品牌宣傳,又是一次新媒體和企業共同聯手面向市場的創新嘗試。

活動現場達成了與晉中傳統便利店的品牌合作初步簽約、與高校成立文旅媒企聯動智庫的意向,還確立了和相關旅行社共同推動直播帶旅遊線路產品的方向。

除了項目對接和合作,此次以直播間爲場景的小小展廳還給線上線下的參觀者以瞭解山西文化歷史、鑑賞山西精湛工藝美術品的精神享受。

山西工藝美術集團亦給予此次活動大力支持。(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