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江東興區有這樣一羣人:他們是紀檢監察干部,卻義無反顧地奔赴農村廣袤大地,他們是紀律的守護者,也是村裏的脫貧致富帶頭人,他們認真履職盡責,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積極爲羣衆辦實事,大力發展集體經濟,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爲脫貧攻堅工作貢獻着智慧和力量。他們有着一個共同的名字——“第一書記”。

帶貨促銷,他們是村裏的“領潮人”

“我們的夏滿蜜桃,香甜多汁,歡迎大家前來採摘和購買……”近日,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紀委書記、進士村第一書記潘剛利用週末休息時間,變身直播“帶貨達人”,向川渝網友推介土特產“夏滿蜜桃”,幫助果農暢通銷售渠道,助推鄉村產業發展。

受疫情影響,催生了新的商業模式,爲解決產品銷售這一問題,第一書記們紛紛“變身”,通過多種模式帶貨,搭起對外銷售的橋樑。

在雙才鎮高屋村,第一書記陳建國被村民們稱爲“賣菜書記”。

派駐東興區司法局紀檢監察組副組長、高屋村第一書記陳建國“賣菜書記”名號的由來還得從今年春天說起。防“疫”期間,村裏的路封了,集市也暫停了,貧困戶黎武生地裏的萵筍、蘿蔔、蓮花白長勢喜人,卻沒有銷路。眼瞅着黎武生的蔬菜滯銷,將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陳建國立馬發動村社幹部和網格員,幫其尋找蔬菜買家,當起了免費的中介。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到一天的時間,陳建國等人就促成了市裏的一家醫院購買這批蔬菜。陳建國第一時間把好消息告訴了黎武生。

“賣菜書記”陳建國(左三)幫助菜農清理菜葉(李勇/攝)

買家有了,可運輸也是大難題。考慮到這個情況,陳建國組織村幹部成立了愛心車隊,專門免費幫助村民們運輸物資,解決了村民們的燃眉之急,“賣菜書記”的這一稱呼也傳開了。

發展產業,她們是村裏的“領路人”

魚翔淺底、瓜果飄香、安居樂業……現在的紅林村一片新景象,這裏面離不開椑木鎮紀委書記、紅林村第一書記鄭燕的奔走。

鄭燕(左一)向種植戶瞭解水果生長及成熟果銷售情況(李勇/攝)

爲發展產業,鄭燕向市級部門爭取到“創新投資收益扶貧新模式”的試點項目100萬元,成立了紅林水產養殖專合社,由貧困戶入社按股權分紅,打造了精準扶貧新模式;她盤活村集體林場實施村集體發展試點項目,引進東馬禽業業主參與經營林下紅林雞養殖,鼓勵貧困戶借用產業扶持基金7.2萬元入股發展產業,每年增加收村集體收入2.6萬元,貧困戶增加7200元;她引導業主、村民發展種植業,發展170餘戶村民種植的不知火苗,已經進入盛產期,每一棵樹上都碩果累累……

椑木鎮紅林村一片“紅火”,而另一邊,“麻、辣、鮮、香”的白合鎮金觀村也遠近聞名。

“怎樣才能爲貧困戶和全體村民找到一條創收的路子?”5年前,派駐東興區組織部紀檢監察組組長譚梅來到金觀村任第一書記,這個問題就一直縈繞於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時間的奔走和反覆思考、論證,他們終於抓住了發展辣椒產業的契機。在譚梅的帶動下,村上建起了專業合作社,種植辣椒200餘畝。產業也帶動了村民就業,如今不出遠門就能在家門口掙錢。

村民們的腰包一天天鼓起來,譚梅又打起了村裏閒置零散土地的主意,通過把零散的閒置土地集中起來搞辣椒散種、院壩經濟,既美化人居環境,又爲村民增加收益。

麻辣不分家,在幫扶部門的支持下,一個100餘畝的花椒種植項目又成功落地金觀村。同時,稻田養魚項目、黃精項目也在有序推進。“麻、辣、鮮、香”的金觀村呈現在大家面前,金觀村村民的臉上也笑開了花。

保障民生,他們是村裏的“貼心人”

在位於東興區永興鎮水口寺村的內江市香趣食品有限公司扶貧車間內,伴隨着轟隆隆的機器設備運作聲,貧困戶肖清明佩戴着口罩,正和同事們一起有序進行精修豬皮、分割煉油等工作。

永興鎮紀委書記、駐水口寺村第一書記吳昊介紹,當初助推香趣食品有限公司扶貧車間落戶水口寺村還是一波三折,現在好了,扶貧車間已爲近10名水口寺村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村民增收又多了一條路。

“我老婆也在這裏上班,我們兩個身體都不好,在這裏上班,離家近,工作強度也不大。”在扶貧車間工作,每人每個月可以領到3千元左右的工資,水口寺村貧困戶肖清明對目前的生活感到很滿意。

從小處着手,關心每一戶貧困羣衆,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第一書記們首當其衝。

在入戶走訪貧困戶時,田家鎮紀委書記、段衝村第一書記任金聖發現本該接受義務教育的6組貧困戶李忠容的女兒沒有去上學,仔細詢問才知道她是因天生智力障礙無法就讀正常的學校。爲此,他積極與區教育局、區特教校對接,並自掏腰包帶她去體檢,讓她能夠順利入學接受教育。爲了解小思雨在學校的情況,他有空就會往特教校跑,爲她送去學習用具、水果等生活必需品,以至於老師一有事就會給他打電話,把他作爲了家長。

脫貧不是目的,小康纔是目標。奮戰在東興區脫貧攻堅戰線上的“紀檢第一書記”們將繼續保持攻堅態勢,以全新的思路和舉措,用執着繪就夢想,用堅守成就收穫,和羣衆一起奮鬥,踏上穩定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徵程。

編輯 / 刀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