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物質的東西,如早晨的露水,瞬時產生,瞬間破滅,一切都在生滅之中。唯有精神覺悟力量可以穿越時空,成爲永恆。

對此,稻盛和夫60歲時開始有種覺悟的感覺:雖然我常對大家說“平日裏就要思考自己存在的意義”,我也是正好60歲時,才突然想通的。

“人稀裏糊塗地接受自己當下的存在,這是最不可取的。大家降生到這個世界上,是有某種目的的,是有使命的。所以神靈才讓各位來到世上,大家必須要有這樣的覺悟。”

稻盛和夫指出人生的第一要務是要明白“自己爲什麼而活”,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已爲什麼而奮鬥,確立自己的使命感。

使命感是一種向上力量,沒有使命感的個人與企業,都一樣容易迷失方向。使命感其實就是一個終身奮鬥不可達的目標,以終爲始,打開你人生的格局。

稻盛和夫舉例說如干了一輩子,小小的豆腐店最終還是一家小小的豆腐店,這並不是說這件事沒有意義,而是因爲在這件事你沒有完全激發出內在的價值,浪費自己的人生潛能。

幹任何事,你得先爲自己找一個值得爲之拼命的理由,比如開豆腐店,可以這樣告訴自己:我開豆腐店,是爲了維持那些食用植物性蛋白的人的健康,我從事的這個健康行業值得我一生去努力。這個理由越理智越好,融入自己的智慧,找到一個讓自己能夠接受的理由。即使這個理由在別人看來很荒誕滑稽也無妨,關鍵是讓自己相信。

而人一旦擁有了這些可以爲之捨棄生命的信仰、信念、決意、責任感和使命感,就等於擁有了百折不撓、永不屈服的勇氣,就會擁有忍受一切痛苦與磨難的毅力與智慧。

人一生的成就,取決於把自己放到什麼位置上。人或多或少有使命感,更大的使命感是什麼?來自於你願意爲自己的家庭、社會、國家甚至於全球、世界做一些真的能夠有意義的事情。當你站在更高的層面上打開人生的格局,你的能力自然也會水漲船高。

使命感,常常在個人與企業生死攸關時發揮重大作用。事實也證明:那些真正的企業家如馬雲、任正非等,支撐做出不平凡事業的,正是他們強烈的使命感與博大的精神境界。

談到使命感,馬雲這樣說:

你的使命很庸俗,你找不到好的人。很高大,那些實實在在的人又不來。你一定要想明白你到底有什麼、要什麼。我去看一家公司的時候,無論創始人講得多好,我比較關心的是,他身邊的人,到底相不相信他講的東西。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個使命聽起來好像很宏大,但是你真正相信,纔會有人也相信。你老闆不相信,那你下面基本上就會垮掉了。

當你開始你的創業之路時,首先需要自我思考:“自己爲什麼從事現在這份事業”。從哲學層面、宇宙論層面、命運論層面,尋求必然性,並試着自問自答,進而確立自己所追求的事業意義。

敬天愛人,動機至善,正是在強烈的人生使命感與責任感的驅動下,稻盛和夫27歲白手創業,52歲之前創建了2家世界500強,更在78歲高齡時義務救助日航,僅用了1年時間,打破了日本輿論圈關於“日航必將二次破產”的預言,從虧損1800億日元轉爲盈利1800億日元,創造了日航60年曆史上、也是世界航空公司的最高利潤。

對於稻盛和夫,使命就是生產力。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覺得稻盛和夫是“真正的灑脫,在做人的境界上花很多精力”,格局高遠,給他樹立了榜樣。故先後三次拜訪稻盛,向其請教人生與企業哲學。

馬雲視之爲精神導師:我對稻盛先生一直很敬仰……很多事情是我最近一兩年纔想清楚的,但是稻盛先生幾年前就已經想清楚了。

季羨林曾經如此評價稻盛先生:

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2020年,稻盛和夫把他88年的人生智慧全部總結進《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這本新書中。

在這本封山之作裏,稻盛先生這樣寫道:人生由“心”開始,到“心”終結。這就是我在八十多年的人生中證得的至上智慧,也是度過美好人生的究竟祕訣。

原價59元,限時優惠48元,少點一次外賣,就可以享受一次精神的盛宴!點擊下方卡片可以馬上收藏這位88歲老人的一生智慧。

人得爲價值與意義而活,人生中的成功也好、失敗也好,所有一切,歸根結底,要看我們能不能把自己的內在責任與使命發揮出來。擁有使命感的人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爲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爲而羞愧。

無論是春風得意,還是深陷低谷,這些知行合一的稻盛心法如醍醐灌頂,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精神開悟與能量加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