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歷史一向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從清朝滅亡,民國建立,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又一個“五代十國”,這期間英雄輩出,各顯神通。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在民國被稱爲“護國元勳”,他曾有望結束北洋軍閥的統治,提早完成中國的統一。無奈天妒英才,34歲英年早逝,卻也留下了與小鳳仙的風流佳話,他也是中國第一個享受國葬的人,他就是雲南督軍——蔡鍔。

蔡鍔戎裝照

先簡單說一下蔡鍔的生平,蔡鍔湖南邵陽人,13歲中秀才,15歲師從梁啓超,接受維新思想,17歲赴日本留學,學習軍事,21歲回國被清廷任命爲協統(相當於旅長),29歲參加辛亥革命,宣佈雲南獨立,自任雲南督軍,他的這段人生經歷與許多民國大佬類似。像閻錫山、李宗仁等一樣一樣的,之所以蔡鍔名氣如此之大,關鍵在於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他也是這個時代的佼佼者,只是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蔡鍔影視形象

蔡鍔在擔任雲南督軍之後,接下來就面臨着袁世凱的拉攏。袁世凱也是對這個政治新星極爲忌憚,年輕有爲,又是封疆大吏,本想爲我所用之,否則就除之後快。顯然對蔡鍔這樣充滿理想的人,高官厚祿很難拉攏,於是袁世凱就決議將其軟禁,防止其影響自己的稱帝大業。蔡鍔也是能屈能伸之人,要不然也不會29歲坐到督軍的位置,裝作頹廢,每天混跡於八大衚衕,與有名的小鳳仙恩恩愛愛,趁監視他的人不備,找機會返回雲南,從此舉起反袁大旗。

蔡鍔與小鳳仙

爲什麼說蔡鍔值得尊敬?因爲在當時北洋軍曾一度被認爲是不可戰勝的,之前的護法運動,2次都宣告失敗,以雲南一省之力對抗北洋軍,更無異於以卵擊石。可是蔡鍔將軍敢爲人先,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險,毅然決然宣佈護國討袁。當時在戰場上一開始大多數軍閥都是觀望態度,遠不是網上所說立即就得到全國的支持,在四川蔡鍔以少勝多,殲滅北洋軍數萬人,大家看到北洋軍開始走下坡路,紛紛起兵響應,更加速了北洋軍的潰敗。袁世凱被迫於1916年結束了自己83天皇帝夢,同年蔡鍔將軍也走完了34歲的生命。

絕望中的袁世凱

蔡鍔,可以說在護國運動成功之後,其威望一度超過了當時的“國父”——孫中山,孫中山更多是精神領袖,真正實幹還是蔡鍔,蔡鍔推翻袁世凱之後,皇帝永遠從中國歷史上消失了,儘管後期張勳復辟,那完全是跳樑小醜。至於蔡鍔將軍有無希望統一全國,也不是不可能。縱觀後來蔣介石北伐,與蔡鍔的護國運動,雙方都是以中國南方爲根據地,都是討伐北洋,對北洋軍都是秋風掃落葉之勢,可是上帝沒有給蔡鍔更多的時間,只能留給後人無限遐想。

國父——孫中山

蔡鍔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個悲劇英雄,大人物產生的是悲劇,他在萬馬齊喑的北洋軍閥,率先討伐袁世凱,而不是空喊口號,並且勝利了,在勝利之後英年早逝,年僅34歲的生命中他創造了諸多傳奇。如果蔡鍔將軍生命長一些,或許還會做出更多改變中國歷史的大事,或許於1916年就能形式上統一全國,而不是1928年由蔣介石完成,斯人已逝,就憑蔡鍔將軍生前的貢獻,作爲中國第一個享受國葬待遇的人絕不爲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