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海上牧雲記》終於1月5日迎來了收官,在開播前可以說是吊足了大量網友和原作粉的胃口,如果僅僅是從《九州·海上牧雲記》前期的表現而言,完全可以說是達到了令人驚豔的程度,作爲東方魔幻鉅作,獨特的令人震撼的東漢美學場面的確是令不少的觀衆和挑剔的原著粉點贊。

《九州·海上牧雲記》改編自今何在的同名小說,一般來說這類大IP電影有時候受限於時間和空間無法完整的重現原小說場景,所以會採取閹割部分橋段的手段。比較幸運的是,這部電視劇編劇就是今何在本人,所以儘可能的保留原小說的風味和橋段。

今何在擔任《九州·海上牧雲記》編劇爲收視率加了不少的砝碼。可以說今何在的很多書是很多青春期少年必讀書目,相信很多人一定讀過今何在最爲大衆熟知的《悟空傳》,因爲在2017年由彭于晏,倪妮,歐豪,余文樂和鄭爽聯袂主演的電影《悟空傳》上映,電影的特效製作獲得的狠多觀衆的好評,值得注意的是,俞飛鴻特別出演了這部電影。

可以說今何在的作品和青春少年的心思十分契合,基本上今何在的所有作品的主題都是關於青春和帶有使命感的夢想,而今何在筆下的青春絕不是傳統市面暢銷的“45度仰望天空”“悲傷逆流成河”之類瀰漫着“少年不知愁滋味,爲賦新詞強說愁”的意味。

如果說,傳統的“郭敬明式”青春是一種脫離現實,純粹少女情懷的少年夢,韓寒所詮釋的青春是反叛,挑戰傳統,那麼今何在無疑是開闢了一條全新的青春期少年表達自我的道路。雖然也是反叛,但是卻是爲了夢想可以積極主動挑戰,頗有一些“堂吉訶德”的味道。

所以說,今何在所傳達的是積極向上而非一味逃避追夢青春,他一心成爲不平凡的肩負使命的“聖騎士”。或許,今何在應該很認同“沒有夢想的人,就只是一頭沒有思想的豬”。

在他的筆下,他所塑造的“孫悟空”絕對是顛覆傳統上對《西遊記》的認知,《悟空傳》其實很像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大話西遊》,不過今何在的孫悟空更加張揚,更加自我,熱血值滿分。《悟空傳》應該說是今何在本人所理解的“孫悟空”形象再附加上自己的身影,他傳達的是一種類似與八九十年上海灘電影的情感體驗,快意恩仇。

而最新上映的改編電視劇《九州·海上牧雲記》,解決了上一部電影《悟空傳》受限於放映時間而造成很多原著粉抗議還原度不高的問題。的確《九州·海上牧雲記》是不適合拍成電影的,故事情節的歷史跨度,場景的廣闊多變以及人物情節的複雜糾葛也不是一個多小時就能夠完全的呈現給觀衆的。

不過,《九州·海上牧雲記》在這次卻故事情節展開過與緩慢,在動輒一部電視劇就有四五十集情況下,70多集的容量的確還是能考驗觀衆的耐心和導演演員的真實水準。很顯然,這一次《九州·海上牧雲記》僅僅從這點來說並沒有過關,節奏過於緩慢,劇情嚴重拖沓,反覆出現各個角色的“回憶殺”,有不少網友質疑電視劇存在“注水”嫌疑,而且還出現了配角份量超過主角的嚴重失調問題。

可以說,《九州·海上牧雲記》絕對是飽含衆多製作人和演員心血的作品,但是卻是《大話西遊》最後的那隻臭猴子,不得不向資本低下頭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