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感”不該是唯一審美標準

伊能靜,又因爲年齡引發討論了。

最近她和林志穎在同一個節目中相遇,兩位“老牌偶像”不可避免地聊到了年齡話題。

伊能靜:你的歌影響了一代人。

林志穎:哎,我是聽着你的歌長大的哦。

這波暗嗆與反嗆,旁邊的秦昊都聽樂了。

伊能靜:一個白眼送給你。

近兩年來活躍在各個綜藝舞臺、重新翻紅之後,伊能靜似乎總是很注重強調她的“去老齡化”,希望大家以更年輕的眼光來看待她。

爲此,她可以持續練舞到凌晨四點,大早上起來接着練,把自己逼到極致,千萬不要落後於年輕人的步伐。

伊能靜今年52歲,體力確實有些跟不上,這麼長時間練舞,練得膝蓋都疼了。

但她還是堅決不服輸,“不要因爲我的年紀放過我!我不要廉價的同情!”

對於伊能靜這種年輕態的堅持,張雨綺都驚呆了。

前段時間,她還因爲對李晟媽媽叫“阿姨”引起了一番討論,事實上,她只比人家小四歲而已。

當然,伊能靜也可能只是在表達對李晟媽媽輩分的尊敬。

伊能靜這種不服輸的青春心態其實還好,在比賽中很有積極性。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種青春的心態,逐漸被她限制成了對“凍齡少女感”的狂熱追求。

嘟嘟嘴、剪刀手,突然集齊了從頭到腳的少女感標配。

綁了個半丸子頭造型,要嘟嘟嘴賣萌帶話題。

還要和微博營銷號一起擴散,強調“青春、減齡”。

機場街拍,要強調“扮嫩成功”、“不止年輕20歲”。

甚至同一套圖、同一段文案一起發,相比起來更顯年輕,“扮嫩成功了。”

同框圖裏比的是誰呢?

八年前一起合作電影《銅雀臺》的劉亦菲,劉亦菲是女主角。

爲了維持這種“凍齡少女感”,私底下她確實很拼。

常年節食,斷糖斷碳水。

最近參加浪姐比賽,爲了上鏡好看,很久都不喫米飯,看着米飯的眼神比看老公秦昊都熱切。

但最愛的飯放在臉前,她最後也就只喫了幾粒米,還連連對着鏡頭跟同隊姐姐們道歉。

除了運動、節食,還要持續做好各種保養。

伊能靜說,她現在一年在保養上的花費差不多有七位數。

當然,效果也是顯著的。

她現在的臉部輪廓,甚至比30多年前剛出道時更加緊緻了。

最新一期浪姐裏,伊能靜和張雨綺、張含韻等選手一起表演宅舞《彩虹節拍》,打扮非常幼齒二次元。

這樣“特別”的造型,她居然都撐住了,毫無違和感。

但看久了之後,類似伊能靜這種對“凍齡少女感”的狂熱癡迷,也引發了網友們的一些討論。

她們對年齡這麼在意,每每出現都在強調50歲女生也可以像20歲少女,強調凍齡是每個女生追求的畢生功課,如何如何。

可“少女感”,應該是衡量30+女性魅力的唯一標準嗎?

不止伊能靜,楊冪、Angelababy等當紅女星出機場街拍,也不乏“凍齡、少女感”等標籤詞語。

盲目追逐少女感的風潮在娛樂圈盛行已久,伊能靜可能也只是其中一個被影響、被洗腦的追隨者。

不是說30+女性不可以追求少女般的身材和容貌,但每個人都有其特別的氣質與可愛,只刻意迎合某個單一標準,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丟失了自己呢?

明星們被追逐討論,一定程度上因爲公衆人物的人生給了我們一些參考選擇。

女明星中不只有“凍齡少女”,也有選擇優雅老去,用歲月修煉成氣質的俞飛鴻、劉嘉玲。

還有從不追求外表甜美,但性格足夠可愛,總讓人不自覺忽略其年齡的周迅。

她們沒有過分追求少女感,但沒有人覺得她們不美。

細細揣摩,這種“凍齡少女感”,更像是一種社會刻板印象對女性的束縛,永遠甜美,不能變老,“不然你就輸了。”

任何一種狹隘的聲音都是可怕的,希望大家都能灑脫做自己,永不被束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