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真摯的友誼難得,而今我卻失去了這樣一份最寶貴的情誼,國義兄弟,一路走好。"提起這位昔日的好戰友、好兄弟,省體育局副局長、前國家游泳隊總教練張亞東眼中又一次泛起了淚光。

張亞東比徐國義大6歲。1985年,張亞東進入省游泳隊擔任教練,那時的徐國義還是初出茅廬的運動員。在成爲教練後,他們的關係越走越近。回憶往事,張亞東說,他們是一個戰壕裏的戰友,一起奮鬥打拼的兄弟。

張亞東追憶摯友徐國義:他把一生都獻給了游泳事業

"一個夏天的義務勞動,讓我瞭解他的人品"

在省黃龍體育中心包玉剛游泳館,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兩位館裏的兼職救生員,雙雙成了奧運冠軍的教練。沒錯,說的正是張亞東和徐國義。

上世紀九十年代,游泳已在浙江風靡。一到夏天,游泳場所人山人海,包玉剛游泳館也不例外。有一年,館裏請在省游泳隊當教練的張亞東做救生員,並由他再推薦一名教練。"沒多想,就叫上了國義,他那時剛當教練不久。"張亞東回憶。於是每天結束帶訓任務後,二人就騎着自行車去包玉剛游泳館。救生員的工作很枯燥,需要一晚上在泳池邊巡視;有時還要換上腳蹼,潛下跳水池裏檢查。每天忙完歸隊都是深夜。

這樣的義務勞動,張亞東和徐國義堅持了一整個夏天,也正是這件事讓張亞東更加了解徐國義的爲人。"遇事,第一想法是認認真真把事情做好,踏實負責,他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

"他是我見過執教最投入的教練"

"1994年,國義剛做教練那會,浙江游泳在全國水平屬於中下,但剛走上教練崗位的他想幹事,想幹好事。"張亞東回憶,爲了儘快學到優秀的執教技巧和游泳技術,徐國義總是想盡辦法向優秀教練"偷師學藝"。

一到泳池邊,徐國義就自帶一種強大的氣場。在張亞東看來,這是長年累月百分百投入帶訓所積澱的,"剛做教練時,國義的脾氣有些火爆,那是因爲恨鐵不成鋼,他希望運動員每天都有進步。"

2008年北京奧運會,浙江游泳無緣金牌。接下來的倫敦奧運週期,徐國義的最大目標就是金牌。"國義在葉詩文身上傾注了大量心血。我們每次見面,10次有9次聊的都是訓練和運動員的話題。葉詩文身體狀態不好、營養沒跟上都是他每天牽掛的。"張亞東說,雖然在訓練中徐國義對隊員們很嚴厲,但在生活上,他對他們的關懷無微不至。

"即使面對死亡,他也要回到一線"

2015年,正在昆明高原帶隊集訓的徐國義被確診惡疾,需要到北京動手術。張亞東趕去北京,想給兄弟鼓鼓勁。手術很成功,病情好轉。張亞東也鬆了一口氣。正值里約奧運會備戰關鍵期,徐國義提出要回一線帶訓。他不想天天只是靜養休息。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同意了徐國義的請求,前提是不允許過度勞累。

現在回想起當時的決定,張亞東仍顯得有些自責,"國義累得已經不是體力,而是腦力。那種每逢大賽的緊張感是一般人無法體會的,如果沒有這麼大的壓力,也許他的疾病不會復發……"

去年,徐國義舊病復發,行走已經不便。張亞東在北京見到他時,他彷彿一個天真的孩子,又提出希望回到一線。兄弟見面依舊是打趣的玩笑:"你現在是運動員,醫生是教練,你要聽醫生的好好康復,好了以後回杭州我們再一起喝茶。"

"爲了浙江游泳,他付出了一切"

時光再回到15年前。2005年,張亞東出任國家游泳隊總教練,他將當時帶訓蔡力的徐國義招至麾下。"當時我提出,樓霞也可以到國家隊,夫妻倆也能有個照應,但是被他拒絕了。"張亞東說,國義拒絕他的理由很直接,也令人無法辯駁:有樓霞在省隊承前啓後,這樣浙江游泳後備人才培養纔不會斷檔。

無論在省隊、國家隊,面對年輕教練的請教和運動員的困難,徐國義和樓霞從不藏着掖着。"可以說,國義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游泳事業。"在張亞東看來,徐國義離開了,但浙江游泳還將有一批又一批"後浪",朝着他曾經奮鬥過的目標不斷向前。

體壇報記者 王宇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