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中國,房子是一個人的立足之本,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結婚都會要求有房子。所以,隨着市場上對房子的需求很強烈,這就讓中國房價飄升的飛快,讓很多年輕人看着自己的工資望房興嘆。不過相比於買一手房,也有很多人喜歡通過中介來買二手房,一來有現成的裝修,可以省下一筆錢,二來房價相比同小區的新房會相對便宜些。

最近在杭州的李先生就通過中介買了一套1996年建成的二手房,當時支付給了中介2萬1千多元的中介費。李先生又在貝殼找房上問了這套房子貝齡,得知這套房是1997年建成的。後來房產證拿到手,在附頁上看到這套房是1988年建成,李先生不相信,問了鄰居,鄰居肯定的說這房子是1988年建成的。

得到這些消息,讓李先生十分的生氣,認爲這是中介通過造假房子的建成年份後來欺騙自己購買的。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一起看看吧。

據瞭解,來自內蒙古的李先生在杭州這座城市打拼了很多年,於是想買套二手房來接父母來養老。李先生在貝殼上看中了杭州餘杭街道山西園小區的一套房,面積55平方米,建成年份是1996年。於是聯繫上了德佑中介的人去看房,看完房當場就花了126萬8買了下來,並支付了中介費2萬1千多元。

正當李先生還沒高興多久,拿到房產證後的他覺着自己被欺騙了。在房產證的附頁上寫着房子建成年份是1988年,又得到了鄰居的肯定,李先生當場覺得喫虧了。於是他找到了德佑中介的負責人,要求他們賠償自己五萬元。

不過中介負責人拒絕了,說他們是不會賠償給李先生錢的,而且李先生不應該來找他們的。因爲他們也是通過平臺上顯示建房年齡多少年,就告訴李先生多少年的,而且當時李先生看房的時候,並沒有表示有任何問題。

於是記者詢問了貝殼找房的負責人,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爲李先生買的是房改房,所以建成的年份覈實比較難。至於當時是誰登記這套房的建成年份,他們也在調查中。同時也表示,他們會努力和李先生通過協商的方式,來看看怎麼解決下這個問題。

看到這,小編也有話要說。居然房產證上已經寫了建成年份是1988年,就應該如實的把這個消息告訴消費者。畢竟消費者是有知情權的,而不是在掛房網上寫着其他年份的數字。還有中介,居然收取了別人的中介費了,就算消費者沒有問,也應該主動來告訴消費者具體情況。那麼各位讀者們,你們又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