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個基金有點“妖”,漲跌都要爭“第一”,還將基金公司送上“熱搜”,網民對它也“譽謗參半”

來源:資事堂

有這麼一隻基金,股市大漲時,基金淨值漲幅列同類第一;股市大跌時,跌幅也是行業最前列。“上上下下”考驗着持有人的“心臟”。

於是網民激動起來,把微博上關於它的討論開成了“脫口秀大會”:

有的稱讚基金經理是“將基金公司送上熱搜的男人”;

有的批評它是“渣男基金”;

有的感嘆“業績如此出色”;

有的後悔“跑(賣)晚了”;

如此巨大的爭議,讓諾安成長和它的基金經理蔡嵩松頓時成爲“網絡紅人”。

他們是怎麼做到讓基民們“既愛又恨”的?讓我們結合最新的二季報來一一分析。

01

火上熱搜的基金

如果評今年最“出圈”的基金,諾安成長肯定是榜上有名的。

7月中,“諾安”成功登上了微博熱搜,這是許多基民印象中第一次有基金公司名稱登上熱搜。

諾安的小編們自己也一度刷了一條。

02

“討論區”成“翻車現場”

不過,有意思的是,微博上圍繞諾安成長的討論卻有不少“非議”,更準確的說是評價“兩極分化”。

比如這種:

再比如這種:

還有這種:

也有人爲基金經理說話:

大家對基金經理的評價,最沒有爭議的應該是這句話,“將基金公司送上熱搜的男人”。

03

淨值波動急起急落

一切的爭議應該歸因在諾安成長極爲“風格鮮明”的淨值曲線上。

從年初到7月14日,諾安成長漲幅約80%,列同類基金前列。

其中還包括若干個“大奇蹟日”(股指大漲日)裏,同類基金淨值漲幅第一。

但也不可否認,從七月中到現在,不到10個交易日的時間,該基金年內的收益率就跌去了三分之一強。

截至7月27日,諾安成長的年內收益率已“減少”至約46%。

如果不幸而在7月中高點申購基金,或許真有下列投資者的感受:

拉到更長期的淨值維度看,大開大合似乎也是該基金的常態。

比如從7月14日到7月16日,該基金“實力上演”了淨值波動,體會一下這個淨值波動率。

04

極致組合造就極致淨值

那諾安成長究竟是如何做到這種“極致”的淨值表現呢?

基金二季報的持倉,給了我們一個觀察的窗口。

答案也很清楚——“極致”的組合造就了“極致”的淨值。

參照諾安成長的二季報持倉(假設蔡嵩松沒有在7月大幅調倉),那麼幾乎可以完全解釋該基金的淨值波動曲線。

7月14日,重倉股僅3只下跌,尤其給諾安成長撐住場面的是聖邦股份滬硅產業,漲幅達到或超過了10%。

到了7月15日、7月16日,重倉股則出現了全面的下跌。尤其是其中的滬硅產業,連續兩日跌幅超過17%,考慮到它佔基金淨值比約7.5%的比例,意味着這隻個股連續兩日都對基金淨值產生了超過一個點的負面影響。

而對比一季報和二季報的重倉股我們會發現,諾安成長在今年以來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一隻“科技股基金”的面貌。

更準確的說,是一隻以“半導體股”爲核心的科技股基金面貌。全市場的主動股票基金中,敢於做這樣極致配置的基金經理,應該是沒有幾個人。

▼ 附圖:諾安成長一季報與二季報組合比較

備註:黃底公司爲二季度新進重倉,綠底爲退出者

此外,比較諾安成長與中證半導指數對比來看,兩者的年內走勢整體上確實頗爲接近。這樣明顯的持倉屬性背後,顯然投資者必須要承擔更高的波動性。

▼ 附圖:諾安成長年內走勢與中證半導指數年內走勢(紫色爲中證半導)

“行業高度集中”、“個股持倉極重”、“要麼不出手,出手就是上市公司大股東”。

這樣豪橫的配置思路,確實其他人難於模仿。

05

典型案例“滬硅產業”

典型案例是,諾安成長在二季報的新增重倉股——滬硅產業。

一句話概括,諾安成長几乎是以一己之力,使得滬硅產業成爲二季報基金最愛的“新寵”。

wind數據統計顯示,彙總所有基金二季報,當季基金新增重倉第一名是“滬硅產業”,基金合計持有其4743萬股,市值超過16億。

在目前公告的基金持股中,諾安成長在二季度末合計持有滬硅產業逾12億元,佔了同行總持股的75%,把其餘20多家基金合在一起還要高。

而且,按滬硅產業上市時發佈的股東名單,諾安基金的持股量可以進入公司前八大股東。

整整12億,全部押在一個二季度內上市的新股上(滬硅產業今年4月上市)。這種魄力也不是常人能夠想象。

說白了,這麼多錢,光靠交易員下單,都要“海買”好幾天。

而這種事情其實在諾安成長上經常發生。

觀察二季報的重倉股,諾安成長的頭號重倉股聖邦股份,持倉市值20億,考慮該股二季度內10轉5。基金經理當季度依然加倉近百萬股。

在持倉如此之重,聖邦股份前期股價漲幅如此巨大的二季度,基金經理蔡嵩松依然敢於在高位做如此大膽的加倉動作,決心和思路都頗令人回味。

06

蔡嵩松的“自我獨白”

那麼蔡嵩松爲什麼這麼做呢?

在諾安成長的二季報中他的一些敘述可能成爲解讀線索,其中,他有三個大的判斷:

第一,系統性風險發生的概率較低。影響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只有疫情二次爆發和流動性收緊兩個因素,全球疫情常態化已成必然,流動性在經濟好轉之前或有微調但大幅度變化概率較小,因此在這兩個大前提不會發生的情況下,僅需要去關注行業本身的情況和股價預期。

第二,科技成長修復性行情。從細分行業來看,醫藥消費等疫情受益行業都已經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漲幅,下半年看好成長修復性行情

第三,維持高倉位。今年的關鍵之關鍵是流動性寬鬆,這是做出所有決策應該首先要考慮的東西。在貨幣寬鬆的大背景下,長中短邏輯都可關注,長邏輯看空間,短邏輯看高低切換。

07

極致波動造就天量申贖

基金經理爲何配置出如此極致的組合,我們不得而知,但它一定程度造就了天量的申贖。

二季報顯示,報告期間諾安成長基金總申購份額約118.68億元,總贖回份額111.78億元。而諾安成長二季度初的總份額不過86億元。

換手率高達100%以上的基金,不知道其中的投資者,能有幾個真正掙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