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雨開啓了全新的一週

連空氣也清新了不少

開心的是,大雨送來了幾分涼意

不幸的是,在接下來的一週裏

高溫天氣還將捲土重來

左邊是汛情,右邊是高溫

寧鄉進入了“真·水深火熱”模式

↓↓↓

在間歇性大雨攻擊下

大家要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敲黑板,防汛知識看這裏!

對財產安全具有威脅的

除了天氣,還有無孔不入的騙子

他們的套路也像也像大雨一樣

令人防不勝防

安安今天就來進行一下“預報”

看看生活中哪些看似方便的服務功能

竟給了騙子可乘之機!

真實案例:

7月14日,石家莊市民雷先生的手包被盜,隨後就不斷收到刷卡消費的短信通知。單筆消費最低200多元,最高500多元,共刷了13筆,都是利用了小額免密的閃付功能支付的。

小額免密是一種小額快速支付服務,中國銀聯、支付寶、微信均有此項服務。由於這項功能能讓手機用戶在不輸入密碼的情況下完成支付,就有不法分子通過下載商家收款軟件等進行盜刷,大家不要輕易授權此功能。

若已經授權,可選擇以下幾種方法取消:

1. APP上自行關閉免密支付;

2. 撥打銀行客服電話,告知銀行需要取消“小額免密免籤”這個功能。

3. 去銀行網點,帶上身份證和信用卡,在櫃檯時告知銀行,要求關閉“小額免密免籤”的這項功能。

真實案例:

江蘇的楊女士在網上發佈了一條房屋出租信息,幾天後便有人聯繫上她,稱打算將楊女士的這套房子給租下來。

既然想租房,就得付定金,對方轉來一張“親屬卡”,楊女士點開一看,屏幕裏赫然有“3000元”“待領取”等字樣,以爲這是對方轉來的現金,便將“3000元”領取到手。

沒多久,對方再次找到楊女士,稱這種“親屬卡”不好用,要求楊女士也通過“親屬卡”的方式退還3000元定金。(劃重點:套路開始了)楊女士從沒用過“親屬卡”,對這項功能不瞭解,於是按照對方所說的步驟進行操作,給對方贈送了一張額度爲3000元的“親屬卡”。

但楊女士剛給對方將“親屬卡”發過去,手機就接連收到多條銀行消費扣款通知。再想聯繫對方,卻發現自己已經被拉黑,對方發來的那張“親屬卡”也被迅速解綁……

就這樣,楊女士一共損失了2900元。

微信“親屬卡”是微信的代付功能,當你將這張卡贈送給他人消費使用時,消費資金將自動從你的支付賬戶中扣除。針對這一服務功能,就有不法分子以“發錯了麻煩退給我“、“互相贈送相同額度”等爲由,欺騙誘導與之綁定親屬卡進行詐騙。

發送“親屬卡”給他人相當於默認替對方的消費買單。同樣,支付寶也有“親情號”功能,與“親屬卡”功能類似,廣大市民朋友要提高警惕,務必謹慎開通。

無論是免密支付還是親情卡

都是互聯網發展帶來的產物

他們的出發點誠然是爲了方便生活

但網絡再智能

在不法分子絞盡腦汁的鑽空子之下

還是漏洞百出、防不勝防

所以大家一定要多長個心眼

凡事多留心

才能保護好自己的財產安全!

素材:首都網警、新華社、反詐中心

審覈:賀任、馮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