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99年, 蘇格拉底被雅典的民主政體判處有罪,被投入大牢,等待死刑。

之所以沒有立即處死,是因爲在審判蘇格拉底前一天,一年一度由城邦派遣的朝聖大船出發了,按照當時雅典的習慣,在這艘船回來之前不能進行死刑。

於是蘇格拉底就一直被囚禁着,等待大船回來之後行刑。

在此期間,蘇格拉底的朋友們積極籌劃,已經計劃好了讓蘇格拉底越獄的一切安排,並買通了看守,潛入牢房,勸蘇格拉底越獄逃走。

等待自己的死亡,對多數人而言都是一種煎熬。

然而聆聽着死亡倒計時的蘇格拉底,卻在安詳地睡着。

蘇格拉底的朋友克里託見狀,不忍打擾,等到蘇格拉底自己甦醒,才告知緣由。

然而,蘇格拉底拒絕離開,選擇從容赴死。

行刑時分,蘇格拉底毫不猶豫地飲下毒藥,甚至帶有一絲歡愉。當毒性發作,他依然保持鎮靜,在朋友們環繞的中間安詳離世。

蘇格拉底即使面對死亡也依然鎮靜的態度令經常焦慮的現代人覺得很遙遠,而他的人生目標具有更大的啓發意義。

蘇格拉底的人生目標

蘇格拉底爲什麼不越獄逃跑呢?

因爲這違背了他的人生原則。

蘇格拉底給自己定的人生目標是“不作惡”。

越獄對於蘇格拉底來說,就是作惡。

在《克里託篇》中,蘇格拉底闡釋了不越獄的理由。

在任何處境下,人都不應該作惡。所以沒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之說,作惡是絕對意義上的可恥,也是絕對不能允許的,絕對到什麼程度呢?

“即使人們受到惡待也一定不能作惡。”

這是蘇格拉底的絕對原則。

因爲有了這個目標,蘇格拉底恪守着這個原則,遠離“惡行”。

蘇格拉底認爲,惡行來自無知。這是古希臘倫理學的基本觀點,先不提這種觀點的對錯以及後世的變化,只說在這種觀點下,可以得出有智慧就有助於遠離惡行。

所以蘇格拉底一生都在追求智慧。在雅典與人們辯論,問他們關於正義以及其他美德的知識。當他得到一個答案,他就更深層次追問,去看答案是否能站得住腳。

他經常發現答案並不牢固,在更深一步探究中,更多的答案破滅,蘇格拉底的追問讓人們知道,他們並不像他們以爲的那樣有智慧。

通過這種哲學辯論,蘇格拉底使自己離無知遠一點,多一點智慧,就距離“作惡”更遠一些。

但很多雅典人追求外在性目標,例如金錢、名聲、地位,視蘇格拉底爲障礙,他們不喜歡被人揭露自己無知,於是把蘇格拉底投入監牢,宣判了死刑。

蘇格拉底說他不知道死是善的還是惡的,因爲他還沒死過。他認爲死是一種永恆的入睡或者另一種人生,但他不知道,他也就不假裝知道死是不是惡的。

因爲不知道是不是惡的,所以“死亡”與他的人生目標並不衝突,蘇格拉底得以從容赴死。

追求與避免

蘇格拉底的人生目標是“避免型”目標,也就是說,他沒有追求達到某種目的,而是要避免某種結果。

追求型的人生目標的就是要達到怎樣的結果,最典型的如變有錢。

因爲追求這個目標,所以設定這個目標的人與目標之間就有很大距離,而最終的目的是縮短或者抹平這段距離。

很多人只看到了實現目標之後的光耀,卻忽略了從自己所處的位置到目標之間那段路程。

只有能負擔那段旅途的荊棘,才能說這是自己甘願付出一生所實現的目標。

很多時候人們羨慕的不是實現目標本身,而是實現目標帶來的榮譽和快感。

而這種正面的東西,任何人都喜歡。

例如日出是壯麗的,然而看日出要經歷早起、等待,以及爬山的艱辛。

人們不去看日出,並不是對日出不感興趣,而是不想爲之付出其中的辛苦。

同樣,人人都享受舞臺上的精彩,而“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卻少有人能耐得住臺下的寂寞。

人人都喜歡經營企業帶來的利益,卻不想承擔背後的責任與焦慮。

追求人生目標就像選擇結婚對象,優點人人都愛,重要的是缺點你能否接受。

蘇格拉底的人生目標是“不作惡”,而他也知道爲甘願承擔爲此付出的代價——哪怕是死亡。

這樣的人生纔是坦然的。

而我們大多數人,是隻願意享受實現目標帶來的快樂,而無法付出追求過程中的艱辛。

能接受一個人的缺點纔是愛這個人,同樣,能願意爲這個目標付出艱辛,纔是真正自己所認同的目標,否則,只是成功的虛幻罷了。

內在與外在

設定外在的人生目標容易焦慮。

因爲外在的目標是有標準的,既然有個標準,就有很多事情是不由自己決定的。

而自己不能決定,就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比如,對於不要窮,和富有這兩種外在型追求,什麼標準是富有呢?什麼標準又是窮呢?

如果自己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極有可能陷入慾望的無底深淵。

這也給了很多販賣焦慮的人機會,他們抓住你想要怎樣,不想要怎樣的心理,來販賣焦慮。

如果你不買某某課,不做什麼什麼,就會窮,或者就不會富,反正你怕什麼給你來什麼。

而這種焦慮又因爲網絡的快速傳播而擴大,例如以前,信息傳播沒有如此便捷,人們買股票也是去交易所查看,再後來是電話,而今一個手機軟件,隨時讓你查看情況,隨時影響你的情緒。

這也是人們面臨的信息過載的問題,傳播不發達的時候,人獲得的信息有限,尚有時間留給自己思考,然而如今,販賣焦慮通過傳播製造“稀缺”的感覺,讓你覺得只有抓住他給你的技能(課程)才能實現/遠離你的目標。

同時,販賣焦慮的人還放大了犯錯的後果,因爲這樣,才讓你無法承擔犯錯(不買課/產品等)的代價,因爲沒有機會,所以要珍惜這次機會。

而對於內向型目標的人來說,焦慮就少了很多,自己變好、不作惡,這些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既不會因爲上了幾節課,買了什麼產品而距離目標近一點,也不會因爲犯了錯而永世不得翻身再無機會。

犯了錯,改正就是了,從錯誤中分析原因,正好距離我們實現“更好的自己”“不作惡”等目標近一點。

這並不是說追求型目標不對,而是要自己給自己定義,不是以被別人定義和比較的心態來生活。

羅素說,“比較的思維是致人死命的習慣。”

富有和不窮,相對於對自己內心的要求,永遠是外在的,也是會變化的,今天賺了錢覺得不窮了,看見朋友或者其他人賺了更多的錢,又會不平衡,所以才焦慮。

對自己設定內在的要求,則不會與別人比較。

把努力變成“不要變懶”,把進步變成“不要退步”,這樣“避免+內在”型的目標,會讓人更輕鬆,也更容易實現。

畢竟每天努力是很辛苦的,沒有人有那麼強大的神經讓自己天天勤奮,然而不要變懶卻是一個跟自己比能自己衡量也容易堅持下來的目標。

蘇格拉底一直是一個快樂的人,因爲他的目標是內向型的,沒有人能阻止他,也沒人能評判他。他一直勇敢而嚴肅地追尋着他的目標,即使死亡也無法動搖分毫。

人生終歸是自己的,人也必須對自己負責,這也是德爾菲神廟上那句名言“認識你自己”的真意。

相關文章